第47章 攔車救父【新書求關注】(1 / 2)







塔門兩側的石碑猶在,左為太宗皇帝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右為高宗皇帝在東宮時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兩篇文章都寫得詞藻華麗,文采風流,對自己的取經和譯經成果給予了高度讚揚。</P>

兩篇文字的書寫者皆為尚書右仆射河南公褚遂良,書風端莊而又靈動,成為了後世書法學習的楷模。</P>

這兩座碑已經被作為重點文物保護起來,唐僧也隻能隔著圍欄遠遠的看看。</P>

他問空本道:“你那有沒有這碑的拓本?”</P>

空本道:“由於是重點文物,一般輕易都不讓碰,五年才能少量地拓一次,去年才剛拓過一次,我那還留了兩本。”</P>

唐僧道:“我有不情之請,我想帶一份此碑的拓片回佛國,以做學習研究之用,不知可否割愛?”</P>

空本道:“承蒙祖師爺不棄,自當雙手奉上。”</P>

說完馬上交代隨身小沙彌去取來。</P>

此時,他們又看見了剛才撞見過的年輕姑娘,她正拿著手機在拍照。</P>

這姑娘長得是真心好看,劉尚原忍不住多看了幾眼。</P>

唐僧進塔去看了保存的貝葉經文,見那些貝葉已經幾乎散失殆儘,隻剩寥寥數片,不禁痛心不已。</P>

不知那上萬片貝葉流落何方,所幸自己所譯經文經大量抄寫後終得以流傳,不然自己的不世之功豈非毀於一旦。</P>

此時小沙彌已經取來了碑文拓本,唐僧接過拓本,連聲道謝。</P>

他從隨身帶的包裹中取出幾卷自己親手抄寫的經文交給空本作為交換,空本雙手接過,奉為至寶。</P>

參觀完大雁塔,他們來到了玄奘三藏院,全院由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覺堂和東院般若堂三部分組成。</P>

西院光明堂展示的是自己出生到四十歲取經回國的經曆和事跡,稱為“參學求法”階段;東院般若堂的內容是自己取經東歸受到唐王朝的隆重歡迎和勵誌譯經、傳法弘法直到圓寂,稱為“譯經弘法”階段;中間的大遍覺堂則以更深層次的內涵表現了“玄奘取經”這一曆史事件的宗教背景,貫穿了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空觀念的佛教文化核心思想。</P>

唐僧一一認真看了,猶如看電影一般,是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總結。</P>

唐僧感謝後人的用心,同時也感到一種深深的責任。</P>

人類畢竟是萬靈之長,他們富有感情,恩怨分明,對“滴水之恩”總不忘“湧泉相報”。</P>

慈恩寺之行,有一些收獲也有一些失落,不管怎樣總算了卻了一樁心事。</P>

告彆時,空本挽留唐僧吃頓齋飯再走,唐僧婉言謝絕,他怕逗留太久引來不必要的麻煩。</P>

兩人離開慈恩寺,準備前往下一目的地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於西安市禮泉縣九嵕山上的昭陵。</P>

來到停車場取車,唐僧正要上車,突然跑過來一個年輕女子,撲通跪倒在唐僧麵前,邊磕頭邊哀求道:</P>

“菩薩,求您救救我爹。”</P>

唐僧看她有點麵熟,可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P>

劉尚原倒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姑娘,便提醒說這就是剛才寺院裡那位差點相撞的姑娘。</P>

唐僧道:</P>

“施主快起來,有話起來說。”</P>

那姑娘仍然跪著說道:</P>

“玄奘法師,您是真菩薩,您一定神通廣大,求求您救救我父親。”</P>

唐僧問道:</P>

“你怎麼知道我是真菩薩?”</P>

姑娘道:</P>

“剛才您和慈恩寺主持說的話我都聽見了,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僧菩薩。”</P>

唐僧隻好道:</P>

“你父親怎麼了?”</P>

那姑娘道:</P>

“我父親得了癌症,我們所有醫療手段都用了,還是不能戰勝病魔,他已經命懸一線了。我今天是到慈恩寺來請寺裡僧人去超度父親的,恰巧遇到了唐長老您。我心想您是真菩薩,沒準有辦法救回我父親性命,便一路尾隨到此,想求您發發慈悲救救我父親。”</P>

劉尚原看著淚眼漣漣的小姑娘楚楚動人的樣子,心裡早已燃起了憐香惜玉之心,便在一旁慫恿道:</P>

“長老,晚生有一事不明,想要求教。生離死彆是人世間一切苦難的源頭,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就是見不得這苦難,所以才出家悟道創立佛教,其目的也是為了救苦救難。在現實世界中,當人們在苦難麵前顯得無奈無能為力時,隻能去求神拜佛,但是基本上都得不到回應和救助。佛說要普渡眾生,但在眾生有難時,又不出手相救,這是為何?”</P>

此時,唐僧不想和他們大費口水的解釋佛家因果報應的福報理論,平時不積累足夠福報值,關鍵時刻怎麼能得到想要的福報,“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佛才不會見錢眼開,佛是最講原則的。</P>

他將姑娘扶起來,說道:</P>

“阿彌陀佛。今天既然相逢,說明你我有緣,我也希望能夠幫你排憂解難。我雖已成佛,但卻從來沒有濟過世也沒有救過人,眼前有這樣的機會,我倒願意一試,但我確實不知該用何法去救人。人們都說吃了我身上的肉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但也隻是傳說,從來沒有得到驗證過。”</P>

劉尚原道:</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