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1 / 2)







“安業,你是怎麽會有這樣想法的?”

“二叔,隻不過是你們的眼界實在是太過狹窄,隻能看到大唐這麽大的一塊地方,但二叔,誰告訴你這世界上隻有大唐一個國家的,先不說海外有沒有大國,隻是大唐周邊,北邊有突厥、吐穀渾虎視眈眈,西邊還有吐蕃,東部南部還有高句麗,百濟,大食,隔海相望還有倭國,這些國土雖不比大唐土地肥沃,但其實也是有其他資源的,隻是我知道的,倭國境內就有一座最大的銀礦。”

石見銀礦,發現於十六世紀,是十七八世紀世界上代表性銀礦床之一,十七世紀,石見銀礦的銀產量占世界銀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除去石見銀礦,倭國其他地方還有大大小小不少的金銀礦。

不僅資源豐富,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倭國內部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金銀礦。

“這邊,有一個叫做安南的地方,有一種稻穀叫做占城稻,此稻不僅產量巨大,一年更是可以播種三次,要是我大唐可以覓得糧種,跟大唐本地的稻種相互培育,肯定會新培育出另外一種適合大唐氣候的糧種。”

這塊大陸上,就沒有哪塊土地是無用的,不管是沙漠的瑰麗還是神藏於下的巨大礦藏,那都是隱藏的寶藏。

可對於小農經濟的時代,糧食那才是根本,占城稻據記載是宋朝時期的一種良種稻。

相傳,越南占城地區人培養出一種良種稻,北宋初年傳入中國福建地區。1011年,宋真宗因江淮、兩浙地區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達三萬斛,分別在長江、淮河以及兩浙地區推廣,並命轉運使張貼榜文“……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

宋代占城稻是中國古代典型的外來農作物品種。其在唐末五代傳入福建,隨後在宋政府的主導下向北擴散,出眾的優良品性使其成為長江流域占統治地位的糧食作物,而伴隨著地理環境不同,相繼演化出繁多的新品種。

但按著時間算,這個時候高產量的稻種肯定已經出現。

長孫安業之所以介紹金銀礦與糧種,無非就是用巨大的利益在前麵吊著二叔,想要讓他同意自己之後的計劃。

“二叔,你看,我們的眼光還是要往外看的,就算是海上的島嶼,那也有它別樣的用處,你說要是以後我們世家的功勞巨大,向上請求陛下給世家們劃分一塊島嶼發展,陛下會不會同意?”

一個世家,不管怎麽發展,成為一國之君,成為皇族那就是他們的頂峰了,而長孫安業所提及到的島嶼自治,那就是世家們奮鬥的終點。

“說吧,你有什麽想法?”

白了長孫安業一眼,二叔很是不給麵子的直接戳穿他的小心思。

“嘿嘿,還是二叔了解我,二叔,我跟你說,我可是給我們家族留下了一個相當賺錢的技術,而且,這個技術陛下也知道,陛下也同意了,完全不需要擔心什麽。”

“什麽技術?”

“羊毛紡織技術,這個技術原材料不貴,製成成衣之後也有好的銷路,唯一一個缺點就是現在這個技術還不太成熟,需要我們家獨自研究成熟才行,不過不困難,隻要召集幾位工匠老手很容易就能搞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