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靖難功臣的時代過去了
即墨。
呂產望著傳到侯國之中的詔書發著呆,這封詔書對即墨呂氏實際上沒什麼影響。
但是他這個人有些任俠風範在身上,比較講義氣。
公車上書是他組織的,靖難之役他是領袖之一。
結果……
關東列侯現在的確是富貴至極了。
一場靖難之役得到了三代的安穩,大概大部分人都很是滿意吧,畢竟戰場之上拚死拚活的就是為了延續家族的富貴。
但是呂產有些難過,甚至比他離開長安,回即墨種花時還要難過,元從諸勳徹底被排斥出朝廷權力核心了。
更可怕的是,皇帝給了靖難功臣太好的待遇,世襲罔替,大大削弱了流動性列侯們頭上一直懸著的那把劍被拿走了。
失去了權力的追求,失去了維持富貴的動力,結局如何顯而易見了,人的惰性就在這其中開始升騰。
呂產是劉詢的親舅舅,所以麵對劉詢的選擇還算是克製,但是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
甚至有列侯直接不滿道:“皇帝這是什麼意思,是懷疑老夫的忠心嗎?不如直接把老夫的心剖出來,看看是不是一顆碧血丹心!”
有的列侯憤怒道:“拚上性命奉天靖難,最後社稷卻到了宗戚和士人手中,到了這些沒有出力的人手中,這難道是公平的嗎?”
所謂千人千麵。
有人憤怒就有人安撫:“靖難本就是為了大漢的社稷存續啊。
現在大漢社稷蒸蒸日上,我們獲得了幾代的富貴,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嗎?”
這種帶著一點自我麻痹的思想逐漸蔓延到了整個群體之中。
是啊。
這不就是靖難的初心嗎?
從什麼時候開始忘掉了這些東西呢?
就是從第一次覺得有些不公平開始,從第一次覺得受到懷疑開始,但皇帝終究沒做什麼。
元從諸勳百年來消失了幾十家,若是讓那些消失的家族來評價,他們一定會給予皇帝最大的感激。
因為世襲罔替的誓言,對於注重祖先聲名和香火的大漢人來說,還有什麼承諾比傳承宗廟更重要的呢?
“就這樣吧。”
“不到關中做那三公九卿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