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為家!(1 / 2)









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為家!

公孫瓚北逃幽州,後麵自然有人銜尾追殺,但成效不大,騎兵逃命的本事是其他兵種所不能及的。

呂布和袁紹這兩個盟友,終於算是見麵了。

說起來二人還比較陌生,或者說全天下有名有姓的人對呂布都比較陌生。

世人對呂布的印象就是前並州刺史丁原的部將,是個在邊境胡人以及士卒之中頗有威望,號為飛將軍的邊郡武人。

然後最大的印象就是當初天下勤王諸侯在鞏縣大戰張角,丁原被殺,呂布直接臨陣率眾北逃。

這算是呂布的一個大黑點。

但因為除了少數諸侯之外,其餘人同樣不乾淨,於是這件事沒有多少人提起來。

後來呂布做了並州牧,在天下之間的存在感依舊很低,畢竟並州窮困。

呂布這一次下了這麼大的本錢,是因為袁紹要和他結親這件事,對呂布來說,實在是大大的抬舉。

二人相見之後,袁紹當即就是一拜道:“紹多謝呂君前來相助!”

呂布聞言麵上頗有驕傲之色,但好歹還記得麵前這人是自己未來親家,於是拱手作揖道:“本初公實在是客氣了,你我乃是姻親家,助你便如同助自己一般。”

張遼跟在呂布身邊,聞言嘴角抽了抽,感覺呂布有點沒情商。

袁紹能贏的確是有我們的助力,但你這話說的就像是他能贏全靠我們一樣。

袁紹如今還處於振奮狀態,不以為意,況且對呂布這樣的邊郡武人又能要求什麼呢?

況且之後攻伐幽州可能還需要呂布麾下的並州狼騎賣命,這可是自己付出了一個兒子的婚姻換來的關係,一定要善加利用才行!

二人結伴而行,河北眾人以及並州諸將都跟隨在兩人身後。

收複冀州全境,然後南下參與兗青戰事,擊潰和公孫瓚同聯盟的劉備,甚至直接進一步攻下青州,這都是之後需要做的事。

……

昭城。

洛氏始終在關注著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戰事,洛彰聽到袁紹確定獲勝之後,輕輕舒了一口氣。

洛氏和公孫瓚之間的關係比較差,若是公孫瓚真的占據了冀州,據有兩州之地的公孫瓚要和洛氏拚命的話,那洛氏真的要底蘊儘出了。

刺王殺駕的千裡符和耗費氣運點的超級大戶四時主,任何一件拿出來對付公孫瓚都感覺心疼。

好在袁紹贏了,洛氏和袁紹之間的關係比較好。

袁氏是典型的世家豪門,但越因為這樣,袁紹對洛氏就越是敬畏,因為他迷信大族的力量,而洛氏就是最大的大族。

從袁紹入主河北開始,他沒有對昭城有過絲毫的過問,不說政治上的,就連商業上的小動作都沒有,好像完全不在意自己的腹心之中有這麼一個軍事力量的存在。

當初的冀州刺史韓馥都做不到這一點,隨著洛氏在漢廷的種種政治特權逐漸消失,在暗搓搓的盤查洛氏商隊。

這種行為在後漢逐漸變多,主要是由於形勢的變化。

在秦末之後,洛氏主導了第一次化國為家,當時乘著項羽開分封,劉邦實行郡國並行的東風,洛氏擺脫了家族邦國的狀態,家族子弟開始進入其他勢力,在邦周時代這是不可想象的。

但隨著大漢成立愈久,尤其是到了兩三百年這個階段,洛氏愈發覺得,即便是昭公國都在局限洛氏。

昭公國是個天下的局外人。

越不接觸越神化,越神化距離天下就越遠。

洛氏可以尊貴,但卻不能神化,從家族的根本來說,姬昭沒有徹底超脫,那洛氏都永遠都紮根在大地上。

從理想來說,隻有泥塑才是神化的,有血有肉的人從來都有情緒。

當初戾帝靖難時,安陽侯和呂侯對待昭公都太過恭敬,那個時候其實就不太對了。

那不是對待親戚所應該有的樣子。

邦周的時候,諸國國君雖然敬佩洛氏,但是都把洛氏當人看待,敢於不滿,敢於憤怒,敢於指責,甚至像始皇帝敢於屠戮。

結果進入了漢王朝之後,大臣們連皇帝都敢指責,但是上一次有人明晃晃的不滿,還是先漢時的一個郡守。

皇帝除了孝惠皇帝、孝文皇帝和孝武皇帝這種把洛氏當親族的皇帝之外,就連孝宣皇帝都不對洛氏做聲。

這就叫不王似王!

姬昭懷疑洛氏大漢三百年人才匱乏就是這個原因。

因為不對勁,整整三百年的大漢,除了初代的五子之外,隻有洛無疾和洛霄這兩個背負著天命而生的子弟天賦絕倫。

其餘的子弟不差,但是和邦周差不多,要知道邦周可是上天給洛氏加枷鎖的,和邦周差不多那不就是出問題了。

姬昭是全通關的氪佬,他知道王天下是要消耗皇道氣運的,一年就是一年,皇道氣運耗儘,要麼直接天災滅世,要麼絕嗣滅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