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上元風流之燈會(1 / 2)

大唐酒徒 格魚 1624 字 1個月前




秋風裹夾著落葉。~~.~~在陰沉沉的長安的天空上飄然紛飛。新晉的天子門生蕭睿默然騎在一匹極其神駿的銀白馬駒上。腰間懸掛著李隆基新賜的可以讓他自由出入深宮的金牌。緩緩前行。此刻。蕭睿恍然如夢。無法左右命運的無力感又再次浮起。他向天望去。隻覺天太高太遠。仿佛距離自己數千萬年。

身邊紛紛舞舞的落葉。馬如龍人如龍。一片樹葉從他的頭頂上飛走。又不知落於何處。

雖然還是白身。但已經真正魚躍龍門。不僅成了名冠大唐的才子酒徒。還成為了古往今來第一位的、沒有官爵的天子門生。這等境遇在別人看來不亞於一步登天。但蕭睿卻感到一片淡然。

李隆基雖然準他時時可進宮拜謁。但蕭睿其實非奉召不可去、不能去。作為一個比唐人多擁有一千多年思想記憶、透過了曆史煙塵的穿越者。蕭睿豈能不明白這點“眉眼高低”。倘若自己恃寵而驕。在長安城裏打著李隆基的招牌四處招搖。不僅自己的仕途前途無望。就是這天子門生的金牌。人家一句話便可以收回去。

蕭睿的這一點。更加讓李隆基讚許。口上雖然沒說什麽。但在繁忙的國事之餘。還召見了他兩次。除了與他談些詩文之外。還囑咐蕭睿將他的一些“語錄”整理添加到《菜根譚記》裏去。並建議將《菜根譚記》改名為“開元時錄”。蕭睿焉能不明白李隆基的心思。旋即將重新更名、整理好的《開元時錄》在第二次被召見的時候獻了上去。

李隆基大喜。當即傳旨。將《開元時錄》以朝廷的名義印發數千冊。發放到前來長安準備參加明年春闈的士子們手中。當長安士子們人手拿到一冊聯合署名為“明宮居士、蕭睿合著”的《開元時錄》之後。無不焚香對天禱告。恭祝吾皇萬歲萬萬歲。山呼陛下恩典不止。

明宮居士便是李隆基的別號。這天下士子早在官方賜的時候就的到了某種暗示。聽說當今聲名鵲起的才子酒徒蕭睿還是皇上的學生。眾士子在豔羨之餘。更加蜂擁的找到蕭睿門上。投門路的、謀求指點請教的。不一而足。

蕭睿實在是不厭其煩。索性離家“逃”到煙羅穀中的瓊林山莊去了。在山莊內住下。繼續攻讀起那些經史子集來。當然。偶爾也被玉真拖出來一同欣賞一下她新排的歌舞音樂。

時光飛逝。天子門生蕭睿在煙羅穀裏過起了隱居的桃源生活。而隨著一場秋雨一場寒的過去。當凜冽的北風將長安城裏所有的秋色全部卷走之後。漸漸走出冬季的長安終於迎來了開元二十三年的上元節。這個上元節。也是蕭睿穿越至盛唐之後的第二個上元節。

火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

明月逐人來。

遊騎皆李

行歌儘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這是盛唐詩人蘇味道的一首《正月十五夜》。儘管蕭睿已經在洛陽見識了唐人的上元之樂。但如今親身處在長安城裏。眼望著身邊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的萬民同樂宏大場景。那衝鎮霄漢的歡樂氣氛。那萬眾踏歌觀燈的無儘風情。還是讓他如醉如癡。

滿城儘是湧動的人流。抬眼處皆是五彩斑斕的花燈。還有那皇家推出的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將長安城裝扮的如夢如幻。用“火樹銀花不夜天”來形容都毫不為過了。

躲在煙羅穀裏的蕭睿。被盛王李琦和鹹宜公主李宜硬是拽了出來。在這個歡樂的夜晚。再次回到城裏觀燈。這個夜晚。就連皇帝都要出皇宮微服與民同樂。何況是李琦這種好熱鬨的少年。李宜就更不用說了。雖然她性子幽靜。但一想到能跟心上人共度上元夜。少女的心思便也開始悸動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