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章秋風萬裏芙蓉舞(一)(1 / 2)

大唐酒徒 格魚 1631 字 1個月前




怕秋無伴愁物。水蓮花儘木蓮開。

芙蓉花之所以成為安權貴秋遊的最愛。因為長安城外鄭家這座芙蓉園和芙蓉閣的存在。更因為其一日三變。晨粉白晝淺紅暮深紅。其嬌豔之姿。常令人流忘返。還因為它“拒霜”的獨特品格。百花謝。唯獨芙蓉傲霜綻放。

李騰空猜的沒錯。蕭睿在芙蓉閣裏相見的的確是人女王阿黛。

人雖然正在向西域遷移。但阿黛還是帶著一些從人半路繞來了長安。

一來想要就族人的途命運再向大唐朝廷提幾個合理合法的要求。爭取最大的利益;二來也順道探望自的一夜情人蕭睿。

雖然隻是一夜**。但在阿黛心。這一夜纏綿就是一生的緣分。

聽聞這長安城外的芙蓉園景色無雙。阿黛便帶著兩個侍女早早的就在芙蓉閣裏定好了雅間。靜靜的等候其中。沒多時。果然蕭睿來了。

可惜。沒等兩人說上幾句別來的相思話。一群虎狼一般的羽林軍就將芙蓉園團團圍住。宮的太監宮女和侍衛開始驅逐芙蓉園裏的遊客和芙蓉閣裏的酒客。說是皇帝突然要芙蓉園裏飲宴。雲雲。

既然是皇帝要征用芙蓉園。遊客們心裏有怨言也不敢說什麽。隻好都鬱悶的離開園中。蕭睿無奈。也隻與阿黛跟隨著外出的人流後麵。

等兩人出的芙蓉園。|著那條寬闊的青石道路向外行去之時皇帝的儀仗已經開始緩緩向芙蓉園中行進開來了。

蕭睿等人連忙閃避道路一側。可不成想。儀仗中的某位貴人在探出頭瞥向路邊百姓的瞬間。無意中|見了站在路的蕭睿。不多時一個太監匆匆奔了來。傳達了皇帝的口諭。要他留下侍宴。

蕭睿沒奈何。隻的留了下來。而黛也隻好鬱悶的獨自帶著侍女回了自己居住的館

……

……

嚴格說起來。這是李唐皇室的一家宴。或者說是皇帝李隆基設下的為其兄寧王李憲接洗塵的家宴。出席者。沒有人。全部都是睿宗皇帝的幾個子女。帝李隆基和武惠妃寧王李憲岐王李範。隋王李隆。壽昌公主。薛國公主等。玉真因為去終南訪道沒有來。

這李憲可不是尋常親王。他還有一個綽號叫讓皇。

在蒲城西北有一座陵。陵前碑:唐讓帝惠陵。翻開大唐皇帝列表。並沒有這位讓帝。但是查閱史|。有唐一朝。被封為“讓帝”的隻有一人———唐玄宗隆基的大哥李憲。

李隆基排行老三。若按長幼有序的法則輪不到他做皇帝。平韋後亂後唐睿宗旦重新登上皇帝寶座。按禮法當立老大李憲為太子但平亂的首功正老三李隆基。李旦為此十分頭疼。若處理不好恐怕又是一場內亂。正在這時。李憲上書辭讓:“儲副者。天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李憲泣淚懇讓。睿宗很感動。遂立李隆基為太子。

其實。其時軍權儘歸李隆基掌控。朝公卿皆支|李隆基。李憲及時辭讓。不失為明智之舉。在蕭睿眼裏。這李憲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並沒有因為貪婪權力而導致走上不歸路。

正因如此。李隆基登基之後。對兄弟十分友好。為曆代之冠。李隆基修建了一座花相輝樓。與兄弟們一起用餐。一起談詩論賦。一起下棋。一起擊球鬥雞。弟幾人還經常來個大合奏。李隆基擊鼓。李憲吹笛。一派和樂融融的景象。李等人也很識趣。安分守己。不過問朝政。

================================

秋風送爽。絢爛的陽光下。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海中。碩大的紅的毯鋪在了花海之間。一張張檀木案幾呈品字型排列。李隆基和武惠妃首。寧王李憲和岐王李範居左。壽昌公主等諸公主居右。

在這些人中。蕭睿隻有兩人不識的。一個便是遊曆天下剛回長安不久的寧王李憲。一個便是那壽昌公主其他的。都是熟人。而岐王更是喜愛詩文之人。府中宴常常邀請蕭睿過府。

蕭睿飄然走了過來。跪拜了下去。“兒臣拜見父皇母妃。”

李隆基擺了擺手。“了。蕭睿。見過你寧王皇叔。還有壽昌皇姑。”

蕭睿點了點頭。過見禮。

李憲為人謙和。人的鳳儀極其俊美。且又溫文爾雅。他哈哈大笑免禮。免禮。這便是名滿天下的才子酒徒蕭睿嘍?本南。

——皇上。鹹宜孩子眼光不錯。”

“王爺過獎了。”蕭睿笑了笑。又走到壽昌公主跟前。拜了下去。“蕭睿拜見壽昌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