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章李隆基的義子(1 / 2)

大唐酒徒 格魚 2193 字 1個月前




夜無語。

但在第二天一早的朝會上,大唐皇帝李隆基卻正式宣布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消息:吐蕃讚普拜李隆基為父,被皇帝收為義子,並賜姓名李躍。

朝堂之上頓時議論聲四起,朝臣和權貴們心下思慮著皇帝的用意,但蕭睿卻想到了另外一層,心頭一凝:莫非,這都鬆芒布結是準備以此通過李隆基來向自己施壓?

但還沒等蕭睿往深處想,高力士又公開宣讀了由大唐皇帝禦批的吐蕃讚普《吐蕃釋放農奴暨劃歸土地牧場敕》。這道明顯帶有大唐皇帝主導色彩的吐蕃王詔書上,對吐蕃各級貴族的農奴擁有數量和土地、牧場的麵積大小,進行了詳細而周密的界定,要求吐蕃貴族在一個月之內,釋放其非允準限額以內的農奴,吐蕃王室將承認和給予這些農奴的平民身份,將收歸來的土地牧場按照人口分配給他們。

蕭睿一聽這敕令,就明白,如此,肯定是在皇帝主導下和都鬆芒布結認可下,由戶部尚書裴寬擬定出來的。

敕令的最後,措辭非常嚴厲,雲如果吐蕃貴族不按令釋放農奴和土地牧場,將成為吐蕃之公地、視為不尊王命的叛逆,屆時,大唐朝廷將協助吐蕃王室對其進行剿滅。而有意思的是,敕令同時還發出號召,農奴們可以奮起而反抗,爭取自己應得的權利和利益,雲雲。

蕭睿嘴角浮起一絲笑容。雖然裴寬因為李琮的存在,跟自己一向不怎麽“對付”,但在這涉及大政方針和大唐利益的大事上,他還是默默遵從了自己的構思。這最後的“輿論煽動”,明顯就是他地點子。

朝會結束後,這道敕令飛速地公布了出去,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傳至吐蕃國內。

而到那個時候,吐蕃的內亂必然會更加紛複。

蕭睿正在猶豫,是不是留下試探一下李隆基,這都鬆芒布結拜他為父,究竟是何用意。

高力士嘶啞地聲音驟然在他耳邊響起。“蕭郡王。皇上又旨。著你入禦書房麵君。”

蕭睿哦了一聲。“臣遵旨。”

“大將軍。請問這吐蕃王怎麽好端端地要拜父皇為父呢?”蕭睿一邊與高力士並肩向高力士詢問了一句。

高力士微微一笑。“呃。這個。某也不甚清楚。

想必是吐蕃王仰慕大唐。拜皇上為父表達臣服之心。也屬於情理之中。”

蕭睿麵上笑著。心裏卻暗暗咒罵了一聲。好一個狡猾地老狐狸老太監。皇帝身邊還有什麽事情能瞞得住他地。跟自己賣關子。無非是受了李隆基地“暗示”。

……

……

李隆基坐在禦書房地案桌之後,瞥了那站在一側的吐蕃王都鬆芒布結一眼,心裏非常暢快。他並沒有收乾兒子地癮頭,但吐蕃王肯主動拜自己為父,還要求自己賜下名姓,這意味著吐蕃的永遠臣服,意義重大。從此之後,吐蕃就與大唐成為父子之邦了。

“李躍。”李隆基呼喚了一聲。

都鬆芒布結上前躬身道,“兒臣在!”

“你為朕之義子,朕自當派兵護衛你回歸吐蕃。你且安心,大唐一定會幫助你坐穩吐蕃王位……不負今日你我的君臣父子之情……”李隆基緩緩道,臉上浮起溫和的笑容。

都鬆芒布結神色凝滯了一下,突然跪倒在地,朗聲呼道,“兒臣感激父皇的恩寵,吐蕃將世世代代歸附大唐,永不反叛。但是,兒臣有一個請求,還望父皇恩準。”

李隆基一怔,還倒是都鬆芒布結是想索要封賞。其實,他早就預定好了給這個不花錢撿來地乾兒子的一份豐厚“紅包”,包括海量地金銀財物、百餘名宮女和各類工匠,還準備調集劍南道的一萬軍馬,護衛他歸國。

因為李琮的關係,李隆基沒打算讓都鬆芒布結從隴右和河西歸國,而是選擇劍南道。他在昨日,就下詔通令劍南道節度使鄭隴做好了護衛吐蕃讚普歸國的相關準備。

但接下來,李隆基卻吃了一驚。

“父皇,兒臣懇請讓位,將吐蕃王位讓於王妹卓瑪……”都鬆芒布結聲音雖然平淡但卻很是堅定,“兒臣希望能永居長安,做一個大唐子民,懇求父皇恩準。”

李隆基眉頭一跳。作為一個權力**深重的皇帝,他根本無法了解都鬆芒布結的心態。吐蕃王再怎麽沒有實權,那也是一國之王,這不僅是一個尊貴地封號爵位,還隱喻著子子孫孫的榮華富貴,怎麽能輕飄飄地一句話,說讓就讓了?還要讓給那個吐蕃公主卓瑪?

第一時間,李隆基馬上便開始懷:這是不是吐蕃王室預定地計劃?舍棄都鬆芒布結,另立卓瑪為王。但很快,他便又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念頭。如果這是早有預謀,想必卓瑪也不會作為吐蕃王室地使者親自趕來長安了。

吐蕃公主卓瑪來到長安後的一舉一動都在李隆基地掌握之中,從她的上下打點來看,她的本意應該是迎回都鬆芒布結的。看得出來,這應該是都鬆芒布結個人的決定,並非是吐蕃王室的謀劃。

但是,他又為什麽會舍棄王位?

“李躍,到底為何?朕正要派兵護衛你歸國,你怎麽能……”李隆基緩緩而低沉地問道,凜然的眼神投射在他的身上,眨也不眨一下。

都鬆芒布結(以下稱李躍)默默抬起頭來,迎向了大唐皇帝那微微有些咄咄逼人的眼神,慨然道,“父皇,兒臣早已厭倦了這些……再說,兒臣這些日子也想過了,兒臣才疏學淺,心力有限,不喜征伐權謀,實在是不適合做這吐蕃王。而我家王妹深望,能文能武,膽識過人,是繼承吐蕃王位的不二人選……還望父皇恩準!”

李隆基沉吟著,“僅僅是因為如此?”

李躍旋即漲紅了臉,猶豫良久才低低道,“兒臣仰慕蕭郡王之姐……但蕭郡王說了,隻要李躍肯做一個大唐平民,他便會不再反對兒臣跟……”

李躍的聲音竟然有些羞澀和支支吾吾,這讓李隆基心頭恍然大悟,繼而哈哈

來,笑聲中還有幾許鄙夷。李躍跪在蕭家門口求婚~已傳進宮裏,李隆基也知道這事。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個吐蕃王竟然會為了一個女人而放棄王位。

要美人不要江山?這等風流出現在一個吐蕃人身上,李隆基感到十分地滑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