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一福寺(2 / 2)

逐道長生 李獨霜 1221 字 5小時前






他一直都是李獨霜身後的盾牌,哪怕隻是一塊破木板,也竭力護衛李獨霜的背後,直到有一天真的擋下了一次必殺的一擊。</P>

李獨霜虛弱地由吳佩甲扶著,望著環繞在側的綠水青山,沉默良久,抬手在一旁的青鬆樹乾上刻了一個李字,然後轉身離去。</P>

此後過去十數日,李獨霜周身精氣已複,但仍神氣虛弱,眼神黯淡,尤其是被侵入過的左肩以下,仍有滯澀之感。據吳佩甲猜測,應是神魂受損,因此邀請李獨霜去拜訪秣陵山上的一福寺。</P>

據他所說,宣威將軍樊元忠早年為禁軍一校尉時,在甘州帶兵中伏,被叛軍一名異國術士以詭秘之術中傷神魂,當地三福寺一名高僧以釋教秘術調養,最後恢複如初。</P>

這一福寺同三福寺一樣,乃釋教直屬,均有高僧駐庇,應有所得。</P>

李獨霜覺得有理,反正現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遂帶了吳佩甲和孫通吏,以及州衙所屬衙役,以通判身份正式拜訪一福寺。</P>

一福寺高居秣陵山頂,整體依山而建,氣勢恢宏。其始建於五百年前,還超過了青澗城的曆史,因此寺內寺外到處都有當年前人栽下的銀杏古樹,每到秋季,金黃色的樹葉翩然而下,將整個秣陵山頂化為一片金黃之地,遠至七十裡外的青澗城都清晰可見,被一些信徒奉為神跡。</P>

清晨,李獨霜一行人在山路上逶迤前行,過了許久,才看到古樸的山門一角。</P>

山門上立有一眾僧人,為首僧人耳垂飽滿,眉如初月,雖已近花甲之年,但卓然而立的氣質一下就凸顯出來,據孫懷所說此乃一福寺主持法澄禪師。</P>

當李獨霜竭力登上最後一級台階,邁過一個不顯眼的門檻,法澄禪師當即一笑,率領僧眾迎了上來。</P>

“通判大人遠道而來,令鄙寺蓬蓽生輝,真是榮幸之至。”</P>

“貴寺傳承日久,德布河州數百年,乃我輩之楷模,本該早些來訪,奈何俗事纏身,以致今日方才登門,萬望勿怪!”</P>

“若李大人之俗事乃“平盜匪,治商稅”的話,就是讓貧僧等上一百年也是應該。”</P>

被人撓到癢處,李獨霜開懷一笑,互相見禮一番後,在法澄禪師的引領下,穿過山門,迎麵而來的就是有著護法衛道之責的天王殿。</P>

李獨霜看著數丈之高,拄劍而立的增長天王法身,感歎工匠的技藝登峰造極,將天王法身塑造得如真神再世,所持寶劍都是鋒芒畢露,像真的一樣。法澄禪師微微一笑,繼續引領李獨霜往寺內走去。</P>

穿過天王殿則來到了一處寬敞的廣場,正麵是雄偉的大雄寶殿,左側是羅漢堂,右側是珈藍殿。羅漢堂是修習釋教秘法的僧眾修習居所,而珈藍殿則是釋教納財理寺之所。雖然吳佩甲對羅漢堂頗有想法,想去討教一番,被李獨霜強行拉走。</P>

不知為何,李獨霜感覺法澄禪師頗為熱情,對李獨霜的問題基本上是知無不言,這完全超出了吳佩甲之前描述的一福寺跟三福寺一樣乃釋教真傳寺廟的印象,因為這類寺廟向來是對權貴不假辭色的。連知州都常常碰壁而歸,何況通判?</P>

帶著疑問,李獨霜隨著法澄禪師來到了法堂,這裡是傳道授業之所,也是寺廟對外接待之地。</P>

在一間靜室,李獨霜與法澄禪師相對而坐,在一福寺奉上的山茶繚繞而起的霧氣之中,法澄禪師拂去茶中飄起的茶渣,語出驚人:</P>

“吾觀李大人神魂有缺,不知為何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