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黃文德(2 / 2)

逐道長生 李獨霜 1280 字 6小時前






因宋廷科舉均是從六經裡麵出題,所以時下讀書人以治六經為根本,即《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秋》。然六經注釋派彆繁多,浩若煙海,通常會選擇其中一個作為主經,讀書人之間打招呼亦是先詢問主經,如若主經一致,則代表共同語言較多,可互相探討心得,以獲增益。</P>

“晚學不才,所治《尚書》。”</P>

李獨霜哈哈一笑,因他所治主經亦是《尚書》。</P>

黃文德喜不自勝,在陽光的照射下臉色熠熠生輝,連忙招呼李獨霜二人往果林中的小舍一聚,李獨霜欣然同往。</P>

今日不知為何,陽光始終微暖如初,四人不時撥開樹枝,低頭讓過紅彤彤的林檎,不一會就到了一座精巧奇異的房屋麵前。</P>

隻見門戶華麗,漆色上新,門柱前傾,顯得頗有氣勢。</P>

因屋內上新漆不久,所以黃文德讓雄壯仆役端來一個茶幾和一些茶點,四人在屋前的林檎樹下圍桌而坐。</P>

“既然今日有幸得遇前輩,晚學厚顏請教,不知可否?”黃文德作為主人,主動開啟讀書人之間的探討。</P>

“可!”李獨霜正色回答。</P>

黃文德隨之提出了《秦誓》中的一個疑問,李獨霜深入淺出地解答,使得黃文德欣喜萬分,如聞綸音。</P>

李獨霜沒有問,示意黃文德繼續。</P>

隻見他接著問到了《康王之誥》中的一個名詞釋義,李獨霜引經據典地進行了解釋,形象而生動。這時不待黃文德高興,李獨霜皺著眉說道:</P>

“文德,你所提之問乃是今文《尚書》的內容,為科舉計,為何不問古文《尚書》的問題?”</P>

“何為古文《尚書》?”黃文德不解問道。</P>

李獨霜詫異言道:“雍熙五年,朝廷下令,以最新考據而出的《尚書》作為考核標準,因其出土之時書以古文,故而人稱古文《尚書》,舊時《尚書》乃是前輩偽作,書以今文,故而稱為今文《尚書》。”</P>

隻見黃文德茫然不知,李獨霜猜測武威縣較為偏遠,這書生又喜歡在果園讀書,故而不知。</P>

黃文德倒是心大,哪怕自己所治主經已經變更,也跟沒事人一樣開始與李獨霜探討一些雜書的趣事,林間氛圍倒是頗好。</P>

為了不冷落一旁的吳佩甲,黃文德眼珠一轉,開始分享各類道聽途說的異聞。吳佩甲果然感興趣,豎耳細聽。</P>

“雍熙初年,小生有一友人,也姓黃,於某一日遇見一名老道,未及離去,老道麵露驚異,開口言其善卦,願為他算卦一番,友人欣然應允。”</P>

語及老道,李獨霜心中一動,莫不是自己那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師父?凝神細聽。</P>

“老道看罷給出了“教住莫住,教浴莫浴,一石穀,搗得三鬥米,遇明即活,遇暗即死。”二十四字揭語,要他一定要遵照執行。”</P>

黃文德語畢,仆役沉肅,吳佩甲嗤笑,李獨霜沉思,眾人反應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