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新的差遣(2 / 2)

逐道長生 李獨霜 1346 字 5小時前






大宋軍隊分為禁軍(強軍)、廂軍、鄉兵和蕃兵四種。禁軍乃是樞密院直屬的正軍,享受最好的待遇,主要布防在邊關要地以及京畿地區;廂軍算是地方軍隊,大多由地方招募以及禁軍淘汰下來的老弱充任,既維持地方安全,也從事各種勞役,戰鬥力水平參差不齊,待遇也天差地彆;剩餘的鄉兵乃是保衛鄉土的非正規軍隊,一般按戶籍抽調壯丁組成;蕃兵則是從邊境依附大宋的少數民族組成的非正規軍隊。這兩部均由地方供給,待遇奇差無比,隻能說餓不死。</P>

作為正軍的禁軍之屬分布在外的數量太少,整個北境僅有四支,卻占據了北境軍費的六成,而數量眾多的廂軍攏共也隻占了三成,剩餘一成則是鄉兵與蕃兵瓜分。將有限的資源過度集中在極少數軍人身上,其實已經造成了大宋總體軍力的弱化。再加上朝廷在軍隊中故意設置“相互製約”的軍職以及“文官高於武官”的政治傳統,導致軍隊戰鬥力大打折扣,使得大宋軍隊在麵臨夏國、金國的軍隊時,在軍勢上往往處於劣勢。因此,取勝就變得更為艱難。</P>

念頭一通,李獨霜頓時感覺目標清晰了許多,整個人也輕鬆了起來。</P>

五日後,朝廷派來了特使,首先宣布了永興路經略使張經武勞苦功高,功勳卓著,即刻起調任侍衛親軍步軍司都指揮使,也就是負責統領京畿地區禁軍的“三衙”之一,俗稱“步帥”。而接任者出人意料的是東陽郡公、樞密副使趙元禮,此時已在路上。</P>

大事宣布完後,特使解散了諸位將官,開始依次拜訪重量級的將軍和校尉,既代表朝廷宣慰一二,也收集一下張經武任職期間的功過是非,算是離任前的審查之一。</P>

隔了半日後,特使找到了李獨霜。</P>

此時李獨霜才看清楚,原來眼前的特使居然是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徐建安,內廷中的重量級宦官之一。隻見他笑眯眯地打量了一下李獨霜,讚了一聲“果然不愧是國士!”,隨即拿出了折疊的聖旨,宣讀起來。</P>

內容主要有二:</P>

一是官家認可了張經武對於李獨霜的調令,特許李獨霜從前線調回京中。這裡說明一下背景,一般來說,隻要是在前線打仗的將士,除非做出特殊的貢獻或是立下殊勳,否則不得輕易返回後方,一經發現,視為叛逃!所以官家必須給李獨霜正名,免得他背負逃兵的罵名。</P>

二是宣布了對李獨霜的封賞,不出意外獲得了“朝散大夫”的文散官,以及金銀各一千兩,特賜紫袍,外加銀魚袋,最重要的是他有了新的差遣:</P>

“大理寺少卿!”</P>

沒有舊例中常有的備選,而是直接任命!</P>

李獨霜瞪大雙眼,意外至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