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擔挑(1 / 2)

抗日之軍工為王 華雄 1132 字 4小時前






秦寶山忽然明白過來了,旅長這是在擠牙膏呢啊。

其實,旅長的心中已經同意了,他也知道,把自己派出去,雖然要冒一些危險,但是還是在某些地方有用的,但是,旅長並不想直接就把自己派出去,得為難一下自己,讓自己知道,出去一趟很不容易,就不要再惹什麼麻煩了,另一方麵,則是想要在這種逼迫下,讓自己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出來,最終為抗日大局添磚加瓦。

那麼,自己又該怎麼說呢?

“我的想法,倒是還有不少。”秦寶山說道:“比如說,我覺得,咱們應該建立一座鐵廠。”

現在,大家夥用的原材料,主要就是扒鐵路來的,還有少部分,是鐵匠自己打出來的鐵,這些,是遠遠不能滿足己方的實際需要的。

“首先,咱們扒鐵路,也不是每次都可以的,鬼子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咱們把鐵軌給扒了,除非發動足夠多的部隊,單獨的遊擊隊,很少能有這種機會,甚至,鬼子要展開報複,所以,以後鐵軌的來源,也會有問題。”秦寶山按照自己的設想說了起來:“其次,咱們很多的裝備,也並不需要特彆好的鋼鐵,比如咱們要造手榴彈,就用最普通的白口生鐵就行,但是,傳統的工藝是不行的,沒法大量生產。”

造手榴彈,用的就是普通的生鐵澆鑄的彈體,不用擔心有太多的雜質,但是,這東西,需求量是很大的啊,傳統工藝不行。

所謂的白口生鐵,就是生鐵的一種,斷開的截麵是白色的,所以叫了這個名字,在太行山地區,是盛產這種白口生鐵的,不過,傳統工藝生產白口生鐵是本地農民用土法冶煉出來的,含碳量高,鐵質非常脆,鐵匠在使用的時候,再經過反複的捶打,讓其中的碳不斷地析出,最終變成柔韌性好的鐵。

這種方式,當然慢了,而且,產量不固定。

己方如果建立一座專門的鐵廠,用現代化的方式來冶煉,就能大大地提高鐵的產量,至少手榴彈之類的,產量就不用愁了。

“而且,咱們要造擲彈筒的話,需要的炮彈也不少,都可以用這種改進的鋼鐵來製造,對這種鋼鐵的產量,是需求很大的。”秦寶山說道。

你要讓我說,我就說好了,咱們隻靠扒鐵軌是不夠的,還要靠自己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鐵廠。

“生鐵變成鋼,是需要專門的設備的。”就在這時,張達光在那裡插了一句話:“用生鐵來造擲彈筒的炮彈,是不可以的,需要上機床加工的。”

“怕什麼,反正不是要來一個冶金專家嗎。”秦寶山說道,把責任全部推卸出去了。

旅長點點頭:“沒錯,你說的很有道理,咱們是該有個自己的鐵廠,嗯,還有什麼?”

旅長還不死心,想要繼續壓榨秦寶山了。

還有?自己的想法還很多,但是,都依賴於基礎工業的進步啊,一句話,沒有好鋼,咱們是什麼都乾不成。

乾脆,說點自己出去之後要做的東西?

秦寶山想了想,說道:“一擔挑。”

“一擔挑?什麼東西?”旅長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