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在陽縣縣令的介紹下,王安逐漸明白過來。
這個陶潛和原先衝山的陶縣令一樣,都是前朝末年的治水專家陶弘光的後人,隻是陶潛現在還是個生員,功名不高。
至於陽縣縣令說的三縣變成洪泛區,那就也要追溯到陶弘光身上了。
當年本來淮河主流是流經淮陽城,附近好幾個郡都深受洪澇的害,但不得不說,陶弘光真他娘是個鬼才。
他硬生生給淮河主流改道了。
改道之後,三縣旁邊的支流變成了主流,周圍還有山,淮陽城要是受災,可以直接排水到三縣,不用擔心洪水反灌。
隻是本來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的三縣就遭殃了。
原本三縣種植的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甚至四熟,這變成洪泛區,哐鐺一下少了一個夏天的時間種糧食,每年隻能兩熟甚至一熟,收益少了一大半。
這能忍嗎?
果斷不能啊!
筆趣閣網址
但是也輪到三縣倒黴,還沒等他們抗議,啪唧一下,大周沒了,再換大炎上來的時候,這早就變成了成例,根本沒法反抗。
放在三縣的立場,對姓陶的該多恨啊,說是恨不得扒皮揚灰也不為過。
偏偏姓陶的後人就成了衝山縣令,而且還乾得不錯,衝山縣的百姓一腔憤怒無處發泄,隻好和姓陶的和解。
但下淮縣和陽縣就不一樣了,可以說是恨屋及烏,連帶著對衝山縣也一起恨上了。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陶弘光後人的陶潛還在對他們的抗洪指指點點,可想而知,那下淮和陽縣能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