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睡不著寫點東西(1 / 2)







剛剛讀完王陽明傳,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看懂過傳習錄,也從未了解過陽明先生。</P>

頗有所感,就想寫點什麼,本想白天再寫,可若是想到卻沒能寫出,可能一晚上就睡不著了。</P>

先生的一生,太精彩。</P>

我自己也喜歡寫小說,可窮儘我的想象,哪怕是虛構,也寫不出這般波瀾壯闊的一生,寫不出這般造化天成的主角。</P>

第一次了解先生源自於初中時看的明朝那些事,那本書寫的實在好。</P>

後來看過傳習錄,說來慚愧,有過兩次看到近半便擱置,實在是啃不動,後來也是硬著頭皮才看完。</P>

現在想來,之所以看不懂,的確是沒能了解先生的一生,知曉這思想生發的來龍去脈是何等的厚積薄發。</P>

但很可悲的是,我看的王陽明傳是日本人寫的,甚至先生的墓是那個日本作者出資重修的。</P>

這裡也沒有彆的意思,感慨一番罷了,先生的人格魅力的確強,就連野獸和蠻夷都從心中敬佩他。</P>

我很討厭日本人,跟侵略無關,那是仇恨。</P>

我本身認為一個不懂的認錯並且沒有底線的民族是可悲且沒有未來的。</P>

但是這本王陽明大傳的確是市麵上寫先生最為詳儘並且客觀的傳記,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在查詢史料,印證史實方麵的較真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P>

那本書中,從陽明先生的始祖開始考證,甚至追溯到了那位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魚的王祥。</P>

也是在書中才了解,陽明先生祖上有竟然有王羲之,王剛等等名人。</P>

插句題外話,之前看過先生的書法,雖然我不會草書,可先生的字既有灑脫飄逸,更兼雄健奔放,說不定真有書聖的遺傳在吧。</P>

先生家世也頗為顯赫,曾祖被品評者譽為當世第一人,祖父官至布政使,父親也是狀元郎。</P>

家風讓先生有了成為聖賢的先決條件,也培養了先生浩然之氣和仁義並存的性格和格局,這可能也隻有儒家能夠修出。</P>

而儒學轉向佛道的轉折點便是那很是有名的格竹。</P>

此番讓先生開啟了開辟新路的契機,但也患上了糾纏先生一生的肺病。</P>

我不願這麼說,但的確是天妒英才。</P>

那時肺病根本無法治愈,除了求醫問診,先生還嘗試過道家的吐納,可也徒勞無功。</P>

但這也讓先生做事都有些奮不顧身,竭儘全力:</P>

不知何日死,那便儘力生。</P>

先生出生頗具神話色彩,五歲才開口說話,自小便是神童。</P>

不僅如此,他的家世也絕非腐儒世家,先生更是從小便懂得權謀。先生年紀輕輕就略施小計懲戒繼母,手段之乾脆,思想之敏捷,令我歎服。</P>

先生後來在萬眾矚目中兩次落地,卻能說出:世以不得第為恥,吾以不得第動心為恥。</P>

著實令人歎服。</P>

而先生思想的轉變,才是真正的開道之路。</P>

先生考中進士後,逐漸開始質疑佛道,並最終轉為排斥,一心向儒道前行,並未改變。先生入世,也的確符合儒家之道。</P>

追求縹緲虛無沉溺佛道是歪路,這一點在傳習錄中先生也曾講到。</P>

當然先生說得,是因為他站在和聖人,仙人,佛陀一個層次,自然看的真切。</P>

三教其中之一我能夠領悟一點,就足以受用終生了。</P>

龍場悟道,一開始在明朝那些事中看到,當時癡迷於小說,這個詞彙簡直滿足了我對悟道的全部幻想。</P>

先生也在此處明見本心,初步得道。</P>

而龍場悟道,實際上並非開悟,而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P>

先生三教並通,加之此前險死環生,終究是得以超脫。</P>

談到生死,這著實是一件大事,絕非兒戲。</P>

個人認為,能直麵就是大勇氣,說到勘破,實在是連聖人都很難做到。</P>

就連先生,對生死也是有些許畏懼的,但這種畏懼,來源於對生命的敬畏。畢竟,天地之大德,曰生。</P>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找了好久:</P>

或許活在當下,就是對死亡的超脫。</P>

先生和蘇子的確有些相似,尤其是先生龍場貶謫之時。</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