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緣由(1 / 2)







孫明琴到底不常出門,了解外麵的事大多都是通過邸報和孫明詩買回來的過季話本子。也不是孫明詩不想給他姐姐買最新的,實在是新出的話本子都俏得很,要麽早上一大早排隊去搶,或是在買著的人手上加價買來。孫明詩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許多錢,隻能撿別人買剩下的買。幸好話本子隻是講故事,早些看到晚些看到也沒那麽重要。

所以孫明琴還不知道出了這樣一本話本子,隻能拿著《石頭記》去問孫明詩,孫明詩自然是知道這書的,時下最火的話本子就是這書。由於實在太火,供不應求,書局都印不過來了。好些人想買都買不到,於是茶樓裏說書先生便瞅準時機,每日在茶樓裏說《石頭記》,實在是受歡迎得很。

孫明詩一在說書先生那裏聽了一段就想買一套回家給孫明琴,實在是跑了好幾次空路都沒結果。也不想讓孫明琴知道了,白白想著。於是今日最火的話本子《石頭記》,孫明琴竟然今日去問孫明詩,孫明詩才說與她聽。

既然這樣,那何霄應該隻是知道她愛看話本,便為她尋了坊間近日最流行的話本子送來,倒沒有別的意思。

至於孟梅為什麽送孫明琴一本就很奇怪了,那時候這話本才剛出,聽說是京城那邊的書局印的,怕是益陽城也沒那麽好買。孟梅卻獨獨送了她這書的第一冊,總不能是京城來的人帶來與她解悶的,她隨意抽了第一本給自己吧?

孫明琴懷著好奇的心,花了幾日時間將整套《石頭記》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這故事吧,說是《紅樓夢》,又好像不是《紅樓夢》。

這位姐們兒應該也是一位紅學愛好者,對於《紅樓夢》應該是熟讀的,裏麵很多人物說的話都是一字不差的。但是其中的一些情節又有些出入,想來是用了《紅樓夢》的背景和人物,然後加上自己的一些揣度和胡編亂造,寫了這樣一本同人文。

看完全書的孫明琴也忍不住感歎,這姐們兒也是個人才,裏麵很多東西都既合理又不那麽合理,她總不能是為了完善《紅樓夢》的吧?

這方空間穿越者頻出已經不令孫明琴驚訝了,比起之前的幾位,這位能連默寫帶瞎編整出這樣一本《石頭記》,還算沒那麽離譜。

而且據孫明詩所說,這人以筆名“曹雪芹”示人,也從未露麵。想來這位姐們本意也不是為了抄襲,或許急需些銀子,才會寫個話本,賺些潤筆費。

孫明琴想象自己現在的“苦日子”,也由衷地感歎道:穿越者也各有各的不容易。

不再糾結此事,端午那日回來後,孫明琴就跟孫明詩說了山上有茯苓的事,讓他去山上將茯苓挖回來。可惜孫明詩第二日就得去縣城參加錦屏書院的入學考試了。

次日一早,孫明詩和孫明書兩人就由孫昌家帶著去錦屏書院,兩人各收拾了一個書箱,若是過了入學考試,當日就要被留在書院了。

大李氏擔心兩人若是過不了入學考試,又得到哪裏去讀書。孫昌家讓她別擔心,兩人都有功名在身上,考試也不過是走走形式,錦屏書院定然是要留著二人的。

果然,晚間就孫昌家一個人回來,兩人都留在書院了。

在縣城讀書比不上在孫昌家的學堂裏方便,錦屏書院每日有早讀和晚課,除了家住在縣城裏的學子,其他人都要住在書院。書院每半月放兩日沐休,遠些的學子才能回家一次。

原本陳舉人知道孫明詩要到錦屏書院讀書後,是讓孫明詩到他家住的,陳家又不差他那間屋子,加上一大家子都是讀書人,還能互相交流進步。陳舉人得空時,也能指導指導孫明詩。

孫昌家卻以孫明詩沒吃過苦,得磨練磨練才行為由拒絕了。

孫明琴聽見這事,都懷疑孫昌家隻是覺得孫明書一個人住書院心裏會不舒服,才拒絕的。

這個年代的讀書人隻要讀好書就行,等科舉考出來了有的是人伺候,還用得著自己動手嗎?況且讀書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不吃生活苦,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何況比起孫明詩,孫明書才更像個隻會讀書的書呆子。

孫明琴忍不住在心裏腹誹:“不會在孫昌家眼裏,孫明書出生在二房就已經是難以想象的苦了吧。”

在孫家,孫明琴大事是插不上嘴的,在家裏隻有孫昌家說的話是一個唾沫一個釘,所有人隻能聽著或是照做,沒人會反駁。

雖然陳氏對此也有些不滿,但想著明年也要搬到縣城去了,到時候住自己家裏更方便。而且現在孫明詩自己在書院,孫昌家要管也是鞭長莫及。難道外公叫去用個夕食,孫明詩還能不去嗎?

孫明詩去了縣城讀書,家裏都像安靜了許多,孫明琴一個人無聊極了。

孫家還剩的幾個平輩,年紀大點的就孫明棋,她最近倒是春風得意的樣子,遇見孫明琴時眼睛都是往天上瞧的,脖子都要昂斷了。剩下的幾個在孫明琴眼裏就是小豆丁,聊天都聊不到一塊兒去。

孫明琴安排不了自己,陳氏卻是早就想好了怎麽安排她。孫明琴的嫁妝到現在都還沒開始繡呢,那麽些東西,就她那針線功夫,還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偏這人還跟沒事人一樣,一天就知道憨玩。

於是孫明琴開始苦哈哈地繡嫁妝,她本來就沒什麽基礎,再加上天賦也不行,光是縫衣裳的針腳都是歪七扭八的,更別提繡花了。

陳氏將標準降了又降,最後隻讓她給何霄縫一套裏衣,還得是已經裁剪好的布料,她隻動手縫一下。另外在自己嫁衣上隨意繡兩針,有那個意思就行了。

所以,孫家又將找繡娘幫著繡嫁妝這事提上了日程。這年頭刺繡可是樣技術活,大戶人家的繡娘都是從小養大的,在外麵要找著一個稱心的繡娘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