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吃藕(1 / 2)







孫昌家說了不再管二房的事,就當真再也沒過問過二房的狀況,包括孫明書讀書的事了。就算大李氏堵到他書房門口,他也隻是聽大李氏抱怨後,淡淡地嗯了一聲。

“老二從小就不成器,又找了這樣一個婆娘,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大李氏後來當然也知道了那天陳氏為什麽跟孫昌家鬨。孫昌家也跟她說了,自己現在都是靠家中供養,實在沒有能力再管孫昌河一家的事。一切事情若是等得,都等他中了舉人之後再說。若是等不得,那他也沒法子。

隻是大李氏仍舊不死心,自己生的孩子自己知道,孫家的三個兒子都是最心軟不過的。

她可不會信孫昌家就這樣,說不管,就真的不管自己的親弟弟了。

“若是你都不管他,他們一家子怎麽活?”大李氏說的理直氣壯。

孫昌家搖搖頭:“二弟也是當爹的人,兒子考上了童生,女兒也定了親,哪有你說的那樣不堪一用。”

“你少給我打馬虎眼,我還不知道你?你們兄弟三個就沒有不怕老婆的,我也知道你在中間難做。但陳家是什麽光景?前些日子的宴席,說什麽拋費可惜都不為過,光是從他家手裏漏出來的,就不知道多少了。”大李氏說的起勁,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卻沒注意孫昌家變了臉色。

“趙家恐怕也是這樣想的罷。”孫昌家不讚同地看著大李氏道。這些日子他也細想過這些年來跟幾個親家的相處,趙家困難些,其實順手能幫的幫幫也沒什麽,隻是趙家後來被養刁了胃口,越來越不知足,想要的越來越多。

人與人相處都是“鬥米恩升米仇”,人的胃口也是喂大的。現在陳家也覺得順手幫襯著孫昌家這些不算什麽,隻圖他能考中舉人,往後陳氏的日子就好過了。

好在孫昌家自己也還有些底線,但真將家裏其他人胃口給喂大了,以後不知道自己實際的位置在哪兒了,不就又是一個趙家。

所以大李氏現在有了靠陳家的想頭,一定要遏製住,才能避免靠別人靠成習慣來。

原本還有一肚子話要說的大李氏,聽見這話瞬間呆住了。她想說自己怎麽可能像趙家那樣,扒著子女吸血。可自己剛剛那些話的意思不正是想要陳家幫襯著嗎?自己果然是老糊塗了,竟然會想著這樣離譜的事情。

也不等孫昌家再說話,大李氏自己失魂落魄地走了。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家裏再沒提過二房的事,連她最疼的孫明詩,她都沒有再跟家裏其他人提過他上學的事。

沒有二房糟心事煩著,大家都過了一段安生日子。當然這就是後話了,暫且不提。

秋季是吃藕的季節,大李氏娘家今年送了不少藕過來,說是今年荷塘裏麵的藕大豐收。村裏每家都分了不少,就親戚家都送了些,吃個新鮮。

當天午食馬嬸子就用排骨燉了一鍋蓮藕排骨湯,排骨燉得軟爛脫骨,藕塊粉粉糯糯的,不用費勁,入嘴輕輕一咬就化渣了。

“麵藕燉湯真是一絕。”大李氏每年秋天就好這一口,吃了這麽些年也沒有吃膩。

年輕人孫明詩更喜歡有味道一些的:“藕切成絲,涼拌了也好吃的。”

“要說脆,還得是沒長成的細藕,炒出來最脆生了。”大李氏也是偶然吃過一次,後來村裏的藕塘管得嚴了,藕都得成熟後才能統一去挖。但是吃過後一直念念不忘,加上後麵又吃不到了更是在記憶中美化了它的味道。

說到沒長成的細藕,孫明琴一下就想到了藕帶,她是吃過泡椒藕帶的,用野山椒醃製的而成,做法和普通泡菜一樣。

專做杭幫菜的館子,幾乎都是有這道菜的。泡好的泡椒藕帶又脆又辣,一根接一根,吃起來上癮得很。

可惜這時候的人都愛惜糧食,認為藕帶是沒長成的藕。藕帶若是摘多了,秋後成熟的藕就會變少,自然是沒有人舍得將藕帶摘了吃。

“我都沒吃過細藕,好想吃啊!”孫明詩抱著飯碗像模像樣地歎了一口氣,逗得陳氏和孫明琴都忍不住笑出聲。

“你若是明年能中秀才,我定讓你吃到,怎麽樣?”孫明琴打趣他,“細藕現在已經過季了,明年夏天找個藕塘,買些回來就是。”

“哎呀,明年夏天咱們也吃點新鮮玩意兒嘛。又不是天天吃,偶爾一頓沒關係的。”隻是一樣新鮮吃食哪裏能讓孫明詩這個小機靈鬼出賣自己。

陳氏佯怒道:“你就這樣沒出息?明年不管能不能中,先立下誓言,儘力去做便是了。跟你姐姐這樣一個約定都不敢應?還未去應試呢,就當自己已經輸了?”

孫昌家也露出不讚同的神色,始作俑者孫明琴還偷偷在那裏捂著嘴笑。

孫明詩哼了一聲,噘著嘴不說話了。

還是大李氏忙打圓場:“秀才哪是那麽容易中的,老大也是考了兩次才中。”雖然孫明詩和孫昌家求學的環境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孫昌家若是能像孫明詩這樣一心隻讀書,別的一概不管,連端茶送水都有書童代勞,定然在學業上能更進一步。隻是其他人也不是真的要批判孫明詩,就默契地又用別的話將這事兒岔了過去。

孫明琴喝著藕湯卻想到了另外的事,藕根據的口感,脆生的被叫做脆藕,粉糯被叫做麵藕。口感粉糯其實就是澱粉含量更高一些。也就是說麵藕是更適合提取澱粉,做成藕粉。

藕粉可以潤發養顏,隻要不過量,對女生來說是很好的一樣食補,所以以前在現代孫明琴一周總要吃那麽一兩次。

可惜那時候藕粉用古法製作的已經很少了,隨處能見著的藕粉都是速溶藕粉,添加了麥芽糊精,跟健康更是扯不上關係了。孫明琴家裏每年都得專門派人去杭市一趟,就為了在當地的古法作坊裏買上一年的手作藕粉囤著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