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安排(1 / 2)







翌日在陳家小聚了一下,孫昌家就趕著回書院苦讀去了。

後來又過了半個多月,陳博和陳省才帶回了陳舉人被點為翰林,陳中則是授了外官,要往冀州府赴任去的消息。

因冀州府靠近北地,陳中若是先回蜀地後再去赴任,路上時間耽擱太久,況且舟車勞頓,陳中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住。索性直接從京城出發,往冀州府去。

陳舉人則是選為翰林,沒幾日就要到翰林院報到了。這之前他還要拜會坐師,聯係故舊,隻能留在京城處理這些事兒。

照理說一門兩進士,應該回鄉祭祖的,但蜀地太遠,以後有機會再回來便是,想來祖宗們也能理解。

陳舉人就讓陳博和陳省兩人替他們父子二人回蜀地。這次回來,一是報喜,二也是聽看看陳夫人和陳大奶奶的意思,看兩人是準備去京城待著,還是仍留在蜀地。

陳大奶奶自然是要跟著陳中去冀州府赴任的,兩人這些年聚少離多,若是再不跟著去冀州府,陳中任上又是幾年蹉跎了。

“你們回來時爺爺是怎麽說的?”陳夫人問道。

“爺爺說表哥和明琴都快要成婚了,他們兩個有公務在身不能參加,家裏總要有人去的。”陳博將陳舉人寫好的信呈與陳夫人,回道,“況且家中事務不少,總要安排妥帖了才能安心往京城去。”齊懷遠已經成婚,倒是不必再操心他的事,就隻剩一個孫明琴的婚事了。

陳夫人是典型的蜀地人,安土重遷,自小在益陽城生活慣了,真要去京城那麽遠的地方生活,心裏還是有些打怵。

“故土難離,沒想到這個年紀了,反倒還要去那樣遠的地方。”陳家在益陽城現在也有不少產業在,若是一家子都離開益陽城了,這些產業要留誰來打理也是個問題。

陳家不是積年的大戶,下人幾乎都是陳舉人中舉後采買的,就算手裏捏著他們的身契,也是沒有那麽放心的。

“家裏的產業怎麽處置還得從長計議,你們去京城裏將宅子置辦好了沒?京城周圍的地價如何?”陳夫人問道。

這段時日陳博在京城主要就是忙購置宅子的事兒,對京城的宅子價格算是摸得很清楚了。平日裏跟牙子們扯閒篇,也大概能知道些京城附近莊子田地的情況。

“京城裏世家大族眾多,家家都不缺錢,京城周邊的莊子田地都是捏在這些人手上。要麽是祖上傳下來的,要麽是皇家賞的,輕易也沒人出售。咱們家在京城置個差不多的宅子還行,若是想在那周邊購置田地怕是難得很。”陳博將自己知道的情況一一說了。

京城居大不易,陳家這樣的人家,放在那兒是看都不夠看的。

“那在京城置地就別想了,咱們在益陽城的地卻不能丟了,得尋上一位靠譜的莊頭守著。家裏的宅子鋪麵,就咱們現在住的這個院子留著,往後回來也有個落腳的地方。其餘能處置的就處置了,將錢攥在手裏,到京城若有要用錢的地方也不至於捉襟見肘。”陳夫人心裏過了一下現在家裏的東西,然後指了指陳博,示意他跟著她一起到她屋裏去。

陳家自陳舉人中舉後才算有了些產業,這些年竟然也積攢了不少。自己帶著田地來投靠的不算,陳家現在在益陽城外也有兩個莊子。還有些零散的土地,這些都是直接佃給佃戶的。另外,益陽城也置了幾個院子,臨街的鋪麵也要快十個了。

陳夫人將平日裏裝房契地契的小箱子抱了出來,一打開,竟也有慢慢一箱子了。陳夫人一張一張看著契書,將兩個莊子的地契取出來放到一邊,另外的仍舊放在箱子裏。

“我將益陽城裏宅子和鋪麵的房契地契先交於你,你去尋個牙子,幫忙出手,價格差不多就可以,切記不要因為是咱們家現在的情況,就同意別人高價來買。這些小塊的田地,都是幾畝幾畝散著的,你看看能不能跟人換換,能湊做一堆最好,若是不能便也出手了吧。”陳夫人跟陳博囑咐道。

陳博是陳家的長孫,這些事自然是他經手最好,往後也沒什麽說道。他接過沉甸甸的箱子,應了聲好。

等陳氏帶著孫明琴到陳家來時,陳博正忙得腳不沾地處理家裏的宅子鋪麵,陳固和陳省也自己關在屋子裏認真讀書。

往日一屋子人就陳省最跳脫,也最不認真讀書,哪裏都缺不了他。這次回來像受了什麽刺激似的,也不愛說話了,也不愛玩了,就鎮日悶在屋子裏讀書。

連陳氏都疑惑道:“省兒怎麽了?可是在京城遇著什麽事了?”

陳夫人最近也忙得很,沒空關心陳省。各家夫人給她下帖子的頗多,越是現在這種時候她越不能不去,不然人家定然說陳家一得勢便飄了,也太拿架子了些。

還是陳大奶奶問過陳博,這次陳省出去受到什麽打擊了?

陳博和陳省一路同行,在他看來一切正常,隻有好事哪有壞事?扣破了腦袋也沒想出來陳省能遇著什麽事兒,最後思來想去,也隻有一種可能:“是不是看二弟中了秀才,也知道努力了?”

若是這樣到還好了,陳博既然說一路無事,想來也沒什麽要緊的,陳大奶奶也就不管了。

反正比起成日裏隻知道玩樂的陳省,天天在家讀書的可要好太多了。

“估計是這次去京城開竅了吧,知道讀書重要了。”陳夫人回陳氏道,反正在他們心中愛讀書才是好事,陳省這是變好了,隻有鼓勵的。

陳氏也就不再多問,隻有孫明琴跑去見了陳省,是感覺他沒以前的精氣神了,整個人散發出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

“三哥,你怎麽了?”孫明琴狐疑地問他。

陳省也實在是說不出什麽來,“沒旁的事可做,就不如讀書了。”說完又想起冰糖葫蘆的事,“這次去京城,那邊不少賣冰糖葫蘆的,但我吃了,都比不上妹妹做的好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