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是一種雜糅百家的修行方式,之所以能夠在現世大興,幾乎成為主流,自是有它革新修行體係的優越一麵。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化利用人道洪流的一種修行體係,非要類比的話,它可視為兵道在政治上的一種體現。。。
聚兵為陣,跨越超凡差距。
聚人為國,借用國勢修行。
人在洪流之上,可以奔赴萬裡。水漲則船高,水急則船疾。
官道修士和國勢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國勢越強,能夠供養的修士就越多、層次也越高。
官道若不昌,分享國勢的官道修者,就會反過來吸國家的血。
小國以舉國之力,不過奉養幾個官道神臨。
雍國日薄西山時,差點被一個真人韓殷吸乾了國運。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官道修士要比宗門修士承擔更多責任,這是由修行道路所決定的。《遊生筆談》曰:若得其奉,必有其用。若用其祿,必受其職。若受其職,必承其責!
所以那些天下大宗的修行者,當然更有相對的自由。
但若不入官道。
天人之隔可是那麼容易跨越
神臨可是那麼容易成就
多少修士困頓一生!
國家越是強大,越是能夠助益修行。
官道修士走到後麵,也要收聚偉力,還勢於國,擺脫官道束縛,得自我自由……與宗門修士也算是殊途同歸。
以相國江汝默為例,其人本是洞真巔峰的修為。
承繼大齊國相之位後,分享大齊國勢,手握國相之柄,立即擁有衍道境的力量!
當然這種衍道不是真正成就,一旦去職,即刻消退。
但隻要他坐穩了這個位置,完成大齊國相應儘的責任,他的力量就不會消失。長時間掌握衍道的力量,對於自身理解衍道,有多麼大的幫助
主政期間做出一些功業,得到更多的國勢反哺。
多年之後再有人承接政綱,維護他的政治事業,使他帶著龐大的資糧安然退位。他就有機會像晏平一樣,偉力歸於自身,真正成就衍道,證就超凡絕巔。
所以吳渡秋非常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伯爺侯爺家的子弟,為一個爵名爭得頭破血流。
所謂世襲罔替之爵,那是與國分享榮光!
非是天大的功勞,不可能給予。任是你再天才的人物,非天時地利人和齊聚不可得。
凶屠重玄褚良當年夠不夠天才
先有破夏,後有滅陽,功勞夠不夠大
他的侯爵也止於自身,沒有世襲罔替的資格。
如博望侯這樣的世襲爵。能夠借助的國勢何等恐怖!換誰不打破狗腦子
他吳渡秋家裡若是有個世襲爵,他也必然打破腦袋去爭,本來隻是有望神臨,借助國勢能夠讓神臨之境板上釘釘。本來隻是能夠神臨的,借助國勢有機會洞真……哪怕是天縱之才,一個霸主國的世襲侯爵,也至少可以少其十年苦功!
任是你多麼絕世風流的人物,誰敢說十年不過一彈指,可以忽略不計
十年多麼漫長十年可以改變多少事情
於外,那是地位,是顯勳,是一生榮譽。於己,修行路本就是一步快、步步快。
為什麼不爭傻子才不爭!
如朔方伯家的那兩個,還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明爭暗鬥了多久事關未來,誰肯相讓半分
隻不過那邊鮑家已經塵埃落定,這邊重玄家尚在尾聲。
這一次上得伐夏戰場,在鮑家的運作下,鮑伯昭也在謝淮安麾下,跟那謝寶樹一般,自領東域諸國兵馬兩萬人,獨成一軍。同為鮑氏嫡脈的鮑仲清,卻隻掌了一都兵馬……也是明確的一點機會都不給了。
當然,在此時的吳渡秋看來,重玄家的繼承人之爭,差不多也大局已定。
所以他瞧著重玄勝的表演,心裡本該是有些同情的,就像他麵對鮑仲清一樣。
可眼前這個笑眯眯的胖子,剛才在某個瞬間……竟然讓他感受到了危險
吳渡秋恍了恍神,重玄勝已經轉身大步離去了。
你這個堂弟,不簡單。吳渡秋道。
重玄遵對此沒有回應,隻道:走吧,勞煩吳兄帶我去找撥與我的那三都甲士。
原來現在這裡的甲士,全都是吳渡秋所屬!
也就是說,重玄勝特意過來探查情報,探了個寂寞!
吳渡秋表情古怪:不是吧,你來找我閒聊,就是為了等他我的遵公子,你來這一手有什麼用啊你帶的哪些人,他回頭隨便一查不就知道了麼
重玄遵雲淡風輕地笑了笑:逗逗他。
……
……
貴子爭於爵,朝臣爭於政,天子爭於國。
蓋凡天下所有,皆有定量,我多一分,他少一分,故不可不爭。
大道獨行,是斬絕同行者之故。
——《夏書·襄帝本紀》
……
南域有大城,萬裡龍脈所聚,曰為貴邑。
是為夏都。
大夏享國千年,底蘊深厚。當年橫掃南域東部,遷都於此,名以貴邑,意為至尊之居。
雖有東征之敗,國滅之危,一度君王死、國土喪,卻也頑強地存續了下來。
雄霸一時的夏襄帝,連同他所有成年的子女,都死在了疆場上。隻剩一個養在深宮裡的、年僅九歲的幼子。
夏太後主政,武王姒驕主軍,聯手撐挽社稷。以襄帝幼子繼承大統,改元神武,以示不忘武功,乃記東進。
一至於如今……
已是神武三十二年。
此刻,大夏君臣議事的寶華宮內。
當今夏皇高坐龍椅,平天冠之下,看不到表情。姿態端正,倒也不失風儀。
龍椅之後,珠簾垂落。夏太後的寶座,就在其間。
世人皆知,當年那個鳳冠霞帔立於城頭的女人,才是這個國家政事的主導者。一手掌握大國權柄,決定這個國家的未來。
丹陛有三階。
在第二階的平台上,分左右擺放著兩張大椅。
分彆是武王姒驕和岷王虞禮陽的位置。
作為這個帝國的柱石,與天子分享榮光——
當然也必須一同麵對挑戰。
再往下,才是以相國柳希夷、國師奚孟府、鎮國軍統帥龍礁領銜的文武百官。
在神武年代,大夏以舉國之力,養出來兩大強軍。
這兩支軍隊,是不輸霸主國精銳軍隊的天下勁旅!
一曰神武,一曰鎮國。
真人龍礁便是鎮國軍的統帥,而武王姒驕親領神武軍。
曾經夏襄帝時期,夏國有六支天下強軍,橫壓四境。可惜輸了霸主之爭,耗用了帝國無數資源的六大強軍死傷殆儘。
僅以殘旅為武王姒驕所收攏,用之為骨架,建軍神武,拱衛國境。
經過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才建設出第二支強軍,以鎮國名之。此後才算是安寧了四境,抹除了群狼環伺的蠢蠢欲動。
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