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未來的朝鮮世宗(1 / 2)







“陛下已經不耐煩了,鄭和下西洋獲利甚豐,可依然有人在喋喋不休的說下西洋是勞民傷財。”</p>

解縉皺眉道:“可下西洋確實是勞民傷財。”</p>

方醒沒形象的靠在椅背上,緩緩的道:“這是大家關注的地方不一樣導致的認知誤差,你想想,打造寶船,這能帶動多少人有活乾?然後就是采買貨物,這又是一筆能帶動大明消費的好處,最後就是帶回來的財貨,陛下令人交易,能換多少錢?而且陛下還令百姓購買,自己拿回去轉賣。”</p>

“這些加起來,解先生,您計算一下,比之前宋如何?”</p>

解縉不假思索的道:“所謂的采買,大部分都是官辦,其次就是鄭和不是個做買賣的人,若是你去的話,估摸著收獲能讓群臣傻眼。”</p>

方醒歎道:“這就是問題的所在啊!若是能放開民間貿易,官方隻是監管和收稅,大明不但能收獲財富,同時也能向海外擴張,可惜那些文官鼠目寸光,恨不能在沿海修一堵高牆,蠢死了!”</p>

解縉喝了口酒,抓把花生米在手中,優哉遊哉的道:“民心難測,誰也不敢把將來寄托在那些百姓對大明的忠誠上麵,若是有人在海外建國,或是百姓的心野了,不服管製,那大明上下都亂了呀!”</p>

黃鐘也是讚同道:“由官方出麵進行貿易,這樣能少些枝節,皆大歡喜。”</p>

方醒搖搖頭道:“堵不如疏,若是對百姓忌憚如此,那我認為大明的統治就是失敗的,遲早得完蛋!”</p>

這話說完,解縉和黃鐘都麵不改色。</p>

“所以從上到下都喜歡民淳樸,則大治,百姓成了隻會種地的傻瓜,官府就好治理了。”</p>

方醒無奈的道:“所幸陛下已經有了些改弦易轍的苗頭,現在台州府那邊的漁民出海如過江之卿,不但讓那些造船的發了財,漁民自身也多了收入,最後就是那些商人們,走南闖北的把海味罐頭行銷大明,聽說有人已經在琢磨著把罐頭賣到草原上去,讓那些蠻夷嘗嘗什麼是大海的味道。”</p>

徐慶現在雄心勃勃的想把海味罐頭做大做強,他在台州府已經拉攏了一幫子商家,而且還把觸須伸到了整個浙江,產量越來越大。</p>

資本的本質決定了它出生就帶來的擴張本性,隻要能賣的出去,商人們就敢違禁下海。官員若是想阻攔,那咱們就先勾兌一下。</p>

勾兌不成功?嗬嗬!那咱們就上其它的手段,哥就不信你不服!</p>

對此方醒了如指掌,可他隻是把那些被腐蝕的官吏名單交給了朱瞻基,目前不動,以後再說。</p>

這就是革新的必然之路,除非是上下一心,否則你彆想著不付出代價就能改造大明。</p>

朱棣在看著這一切,夏元吉每月都會喜滋滋的給他彙報最近台州府那邊的數據,言語間有些想放開整個商業市場的意思。</p>

可朱棣很謹慎,他覺得自己需要再觀察觀察,看看這些改變對大明,對皇室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影響。</p>

於是徐慶和那些商人就像是入水的魚兒,在大明的商場上春風得意。</p>

方醒找到了徐方達,一把奪過他手中的數學書,皺眉道:“你看看你現在的眼睛都成什麼樣了?學習要有張有弛,以後看半個時辰必須歇息一刻鐘,到外麵走走轉轉,否則再過幾年,你沒眼鏡就彆想出門!”</p>

徐方達木訥的道:“老師,弟子知道了。”</p>

哎!父親是個已經開始從毛孔往外飆血的資本家,可兒子卻是個孜孜不倦的好學生,對財物根本就不在意。</p>

這世人果然是生而不同啊!</p>

“寫封信告訴你父親,生意就是生意,可人卻不能被錢財給衝昏了頭腦,當謹慎!不要走夜路!”</p>

方醒走了,徐方達也不多想,趕緊就把方醒的原話寫在信裡,然後交給了徐慶留在金陵的人。</p>

接著書本就占據了徐方達除去授課之外的時間。</p>

精誠於事,則事無不成!</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