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去見老友(2 / 2)

那個歲月叫青春 源乙 991 字 5小時前






想到這裡,胖子的手機響了,胖子看了看手機,是客戶打的,糾纏了一通後。胖子又看了手機一眼,想著這老木怎麼回事,怎麼不給我回短信。胖子想著,就按號碼回撥了過去。

響了很久,終於有人接了。隻聽一個中年男人懶洋洋的說,“這是公用電話。”

胖子嘀咕道,“這該死的老木,又失蹤了。”

胖子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又開始了他下午的工作。

一星期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到了周五,周五這天晚上,胖子依然睡的很晚,隨便弄弄就到了淩晨一點多,胖子熬不住了,擦個臉,衝個腳,倒頭便睡了。

早上七點半的鬨鐘把胖子給弄醒了,胖子順手關掉繼續睡去,一直到十二點多,胖子才從床上爬起來,洗漱,吃早飯,半小時不到全部搞定。看看時間,該去火車站了。胖子小心翼翼的從一本舊書裡拿出了一張九千元的定期存單,胖子想著,這錢也該還給老木了。胖子又照了照鏡子,拍了拍前額的頭發,這才鎖門離開。

上了火車,胖子找到了自已的位置,坐在自已隔壁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叔,胖子沒跟他打招呼,因為此時的他不太想說話,火車開動了,車廂一陣躁動,小孩的哭聲,找座位的叫聲,乘警維持秩序的勸導聲混作一團。

十分鐘後,車廂漸漸安靜了下來,放眼望去,大部分人都閉上了眼睛。也有人正在津津有味的翻閱著書籍,還有些人靜靜的看著窗外的風景。

胖子看看旁邊的大叔,大叔已安詳的睡去了!

胖子也閉上了眼睛,思緒又回到了和阿木在一起的初中。

九十年代的農村大部分的家庭都還是很窮的,胖子和阿木又出生在大山深處,經濟條件就更加不好了,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年輕人外出務工,老年人在家裡帶孫輩上學。孩子們每年最多能見到父母兩次,用現在的話說,這些孩子都是留守兒童,而那個時侯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所以,孩子們並不認為自已和彆人有什麼不一樣,也就抹平了很少見不到父母的傷痛,畢竟,人類90%的痛苦都來自於比較。

那時的農村,每個鎮都有一個小學,幾個鎮共用一所中學。沒有公共汽車,上小學一二年級很多都是爺爺輩接送,三年級以上就是自已走路上下學了,遠的會有六七公裡,一天要來回跑兩趟,中午在學校吃。

中學遠的就更遠了,有十幾公裡的,所以正式上學的時侯,初中基本上都是住校的,晚上上自習,暑假補課可以走讀可以不上自習。初中的交通工具就可以是自行車了,也可以坐拉人的三輪車,也有靠雙腿跑的。

阿木的外婆家是在離中學大約五公裡的地方,阿木說他爺爺家離學校六公裡,所以他就選擇住在外婆家,五公裡和六公裡有區彆麼?胖子都很疑惑,不過後來他知道了,當時胖子也沒有問。

阿木的父母就是打工一族,每年過年回來一趟,初八左右就又回城市工作。他們開始在工地上工作,後來阿木的爸爸當上了小包工頭,掙了一些錢。媽媽後來也換了工作,總之條件也逐漸好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