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製衡之術(1 / 2)







隻見朱瞻墡目光掠過蹇義和郭璡,毫不停留。

最終落在陳循身上。

“升翰林院侍講學士陳循,為文華殿大學士,入內閣。”

這個任命,甚至出乎了陳循本人意料。

朱瞻墡登基之時,將翰林院侍講陳循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

此職本為朱瞻墡的貼身秘書。

可朱瞻墡登基之後仿佛忘了此事,根本就沒宣過幾次陳循,並未讓陳循侍從身旁。

圍繞在朱瞻墡身邊的,反而是興安徐恭海壽這些太監和錦衣衛首領。

一副遠賢臣近小人的荒淫君主之態。

就算有政事方麵的要務,也是召蹇義胡濙這些重臣相商。

陳循就此在翰林院侍講學士冷灶邊坐了整整半年。

不過這種磨練,對陳循來說,也算是家常便飯。

陳循此人,是永樂十三年的狀元,甚至差點連中三元。

鄉試第一,殿試第一,會試時本也是第一。

隻是考官梁潛和他同鄉,為了避嫌,才將其改為第二。

高中狀元後,陳循高開低走,在翰林院修撰上遷延十年。

直到朱高熾登基,才擢升為翰林院侍講。

可依然隻是毫無議政權力的清流官員一職。

如今陳循年紀剛剛四旬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卻已被歲月磨平了棱角。

陳循也出身於吉安府泰和縣,和楊士奇正是同鄉。

一個城西一個城東。

陳循卻是不知,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永樂帝朱棣才將他一直按在翰林院修撰職位上。

有為的帝王最忌重臣結黨營私,陳循和楊士奇同鄉出身,這是天然的一黨。

楊士奇身在中樞,朱棣怎會給陳循脫穎而出的機會?

包括朱瞻墡,將他閒置在翰林院侍講學士位置半年,除了磨練他的心誌,還有個目的,就是等收拾掉楊士奇再做起用。

而今日朝會之前。

等候上朝的陳循,就被一名小宦官悄悄叫住。

陛下有命,朝會之時蹇義所提之事,要陳循出列附和。

突然降臨的驚喜,隻是讓陳循略略失神片刻。

立刻出列謝恩,韜光養晦沉寂已久的心胸,開始有力地跳動。

躊躇滿誌!

大丈夫相時而動。

建功立業不爭朝夕,雖已不惑之年,猶未遲也。

郭璡略略有些失落,垂眉低眼。

聖上決斷,每每出人意表,可背後總有自己當時看不透的玄機妙算。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日常家中饒舌老妻也多有說過。

自己兢兢業業當好戶部左侍郎就是。

聖上英明睿智,自會看在眼裏。

眾朝臣們驚訝過後,恍然大悟。

想必是聖上新人新氣象,要開始提拔培養自己的青壯官員。

畢竟如今內閣輔臣、六部高官,幾乎都是永樂洪熙兩朝遺留下來的老臣。

至於另一個內閣輔政大臣人選,這下總是蹇義無疑了吧?

畢竟,內閣輔政大臣中要指定一人為首輔,蹇義無論資曆聲望,抑或執政能力,都當仁不讓。

朱瞻墡在萬眾期盼之中,目光移動,最後竟是落在金幼孜身上。

“另一位輔政大臣,就金幼孜好了。”

“蹇柱國年高德勳,又要負擔吏部的一大攤事,朕就不儘可著一個人玩命差遣,哈哈。”

“內閣首輔黃淮,次輔胡濙,其餘楊溥、陳循、金幼孜,爾等當儘心儘力,助朕處理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