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找不出毛病來中組部工作組離開安江後,又在省城住了一天,在省城期間孫漢世又和省委書記方平逸進行了一次交談,這一次的交談很戲劇化。
“方書記,工作組已經結束了在安江的工作,通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查,我們發現安江市委搞的這個乾部任用製度的改革方案,還是得到了絕大多數的乾部和群眾支持的。”
方平逸一聽笑了,這個結果是他早就知道的,這麼一項對於普通乾部和老百姓有利的方案,要是有人再去反對,那才是怪事呢。
就方平逸本人而言,他也是讚成實施這個方案的,最起碼的一點,可以從源頭上製止腐敗分子的產生。在任命乾部之前就發現了一些人的問題,及時對他們采取手段,總比等他們走上了領導崗位東窗事發,再雙規他們,影響要小得多。
其實,有些地方的一把手,也不是沒有看到這一點,也知道在乾部的提拔任命當中,加強群眾的監督機製是一項很好的辦法,之所以沒有人肯主動地提出來,主要還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第一,這件事情現在還沒有人帶頭去做,沿襲了幾十年的用人製度一旦施行了改革,遇到的阻力將是非常大的,搞不好會出大問題,這個責任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了的。
第二,也是一個能不能出於公心的問題。按照這份改革方案來看,今後在乾部的提拔上,就隻能從群眾推選出來的這些乾部當中進行挑選。如果有的一把手再想提拔起自己的人來,萬一他心目中的這個人選沒有被群眾選中,這個領導就是急死也沒有用。從這一方麵就可以防止一把手在用人問題上完全說了算的現象。
第三,讓賣官買官的現象失去了市場,從根本上製止了這方麵的權錢交易。一個不合格的官員你再有錢再會跑官要官,此時也沒有用武之地了,你總不能跑到每一個群眾家裡都去送上一筆錢吧。
這三個因素就是要做到其中的一條並不難,難的是要同時做到,所以沒有人在這方麵敢率先改革,也就可以理解了。這也給賈正陽率先提出這個改革方案,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時機。
“嗬嗬,這麼說工作組的收獲還是不小的嘛,我們這個小朋友還是有一點能耐的,三號首長可是對他很欣賞啊。”
孫漢世聽後,心裡咯噔的一下,方平逸此時把三號首長給搬了出來,一定是有目的的。自己這一次到安江做的是不是有點過了?又一想,自己明年年齡到線就要徹底的退下去了,即便是在某些地方得罪了老賈家,也沒有什麼可怕的。
孫漢世這次來安江,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根本的目的,他之所以要在安江的改革方案中雞蛋裡挑骨頭,主要是基於安江搞的這個方案削弱了組織乾部的權力。原來在乾部的提拔任命上,組織部門可是有相當大的建議權,這樣一搞就成了群眾監督、組織考察、黨委決定,三足鼎立的局麵了,權力的縮小是這些京官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孫漢世還有一個拿不上桌麵的原因,就是想利用這次機會,挑出賈正陽的一些毛病來,在給中央的報告當中狠狠地寫上那麼一筆,以此達到報複老賈家的目的。要不是賈老在極力阻攔,自己早就登上中組部部長的寶座了。在老三號首長的提攜下,進政治局都是有可能的。要不是那個老東西,自己能到現在才是個正部級的調研員嗎?雖然都是正部級,但是誰都知道調研員和部長是有著天壤之彆的。反正自己是都快要退下去的人了,還有什麼可畏懼的啊?
誰知道到了安江後,孫漢世不僅沒有給賈正陽挑出半點毛病來,還把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剛到順海省的時候,他就與省委書記方平逸進行了一次很不愉快的談話,在安江與賈正陽相處得也很不友好,雖然沒有公開的撕破臉皮,可是以賈正陽的聰明勁,他也不會看不出這些問題來的。
想到這裡,孫漢世麵帶微笑地說道:“方書記說得不錯,安江搞的這個改革方案確實很大膽,如果能夠實施起來,必將極大地促進組織工作的進一步完善。在用人製度方麵更加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