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廖穀鋒的專車(1 / 2)

喬梁與葉心儀 易克1 1174 字 4小時前






“東…東勝神洲?竟是海外的真人?!敢問真人名號?這一路何止千百裡的茫茫滄海,真人又是如何渡過的?”

老太監嚇了一跳,往後一仰,帶著整個轎子都搖晃起來。

“本道爺水火不侵,其中利害告訴了你,你就能聽得懂了?到底怎麼回事,速速說來!”孫逸適應了道士身份,此時一口一個道爺越說越順口。

“哎喲喲真人可彆上火,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請隨我來...”

不多時,長安最好的酒樓鳳仙樓的雅間內。

一桌子飯菜上齊,老太監與孫逸對麵而坐,推杯換盞,全沒了之前緊張的氣氛。

京都的酒樓就是不一樣,飯菜的味道終於算是能入得了孫逸的口。

一陣風卷殘雲下去,孫逸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再看這老太監,竟是越看越順眼。

再說起話,哪還有半分急躁,態度變得比翻書都快:

“哈哈哈,好菜,好飯!公公這般破費,貧道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對了,之前事情還沒說完,公公但講無妨,貧道洗耳恭聽。”

老太監淺酌一口杯中酒水,便娓娓道來。

又是五百年過去,又是滄海桑田。

取經隊伍把大乘佛法帶回了大唐,又有了當時唐王的大力推行,西天佛教一時鼎勝。

世間之物,興久必衰,衰久複興。

百姓的日子因為大乘佛法好起來了嗎?

沒有。

國家內憂外患因為大乘佛法解決了嗎?

扯淡。

皇帝長生不老,位列仙班?

沒有的事。

朝代更迭,日後的幾代新皇帝,漸漸是對這些整天念經,啥事不乾,一味宣揚積死後功德,吃肉喝酒都視作罪過的和尚們沒了好感。

而今世的唐王,尤為甚之,起因還得追溯到幾年前。

那時,唐王在清明之前都要親自帶隊,浩浩蕩蕩去拜那涇河龍王廟祈春雨。

每每拜完,當年清明必下一場好雨,隨後整年水草充沛。

而在三年前,唐王因為公事耽誤,晚到了龍王廟一個時辰。

這下天知道惹惱了天上哪位神仙,祈完雨後,竟然晚了一個月才下第一場雨,地裡等水的禾苗全成了枯草!

唐王震怒,召那寺裡的和尚進宮責問。

哪知道那些愚民不識好歹,竟然堵在皇宮前譴責皇帝,為那些和尚開脫。

這是何其荒謬!

唐王無可奈何,隻得放和尚們出宮。

這一下更不得了,和尚們得了理,坊間更開始流傳起唐王德不配位觸怒龍王的說法。

把那不下雨的罪過,硬生生安到了皇帝頭上。

第二年,唐王按時祭拜,更是翻倍了貢品。

哪裡知道,這次的第一場雨晚了足足兩個月!若不是有幾個道人路過,求了幾場雨救急,天知道要惹出多大的禍事。

而坊間,皇帝德不配位的說法再度盛行,愈演愈烈。

從此,唐王便對和尚恨之入骨,卻又無可奈何。

今年眼看沒幾日又到了清明,唐王是千方百計在全天下搜羅能人異士,隻為趕在清明之前求場好雨,爭口人王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