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崇禎九年(2 / 2)







然而,他們的死並未能喚醒大明軍民的鬥誌,反而讓局勢更加動蕩不安。</P>

就在此時,盧象升接到了入衛京師的命令。</P>

他站在營帳前,望著遠方滾滾的煙塵,心中五味雜陳:“剛勝高迎祥、李自成,又要北上抗清,這世道,何時能安?”但他深知,身為將領,保家衛國乃是天職,遂毅然率軍北上。</P>

一月二十日,盧象升率軍抵達真定府,卻發現清軍已退,京師解圍。</P>

他望著空蕩蕩的戰場,心中既有慶幸也有不甘:“若早來幾日,或可一戰!”</P>

二十八日,清軍大搖大擺地出關而去,明軍卻無人敢追。</P>

永平監軍劉景怒不可遏,獨自率兵夜襲清軍,斬首二百餘級,雖是小勝,卻難掩大局的頹勢。</P>

二月八日,清武英郡王阿濟格的捷報傳來,十五城淪陷,六十六戰皆捷,俘人畜二十萬餘,生擒明將杜文煥。</P>

消息一出,朝野震驚,百姓哀鴻遍野。</P>

二月十五日,清兵儘數出邊,大明雖僥幸逃過一劫,但這場浩劫留下的創傷卻難以愈合。</P>

盧象升望著滿目瘡痍的河山,心中暗自發誓:“此仇必報,大明之威,不容踐踏!”</P>

崇禎九年,春風未至,京城內外卻已是一片肅殺之氣。</P>

一月二十日,兵部尚書張鳳翼的離世,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層層漣漪。</P>

崇禎帝眉頭緊鎖,目光在眾臣間掃過,最終落在了丁憂在家的楊嗣昌身上。</P>

“楊嗣昌,你曾任宣大總督,對邊事多有見解,朕欲委你重任,你可願擔此大任?”崇禎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P>

楊嗣昌聞言,心中雖有千般不願,但皇命難違,隻得跪拜領旨:“臣楊嗣昌,願為陛下分憂,肝腦塗地,在所不辭!”</P>

與此同時,盧象升被詔升為兵部左侍郎,總督寧夏、宣大、山西軍務備邊。</P>

他心中雖有壯誌未酬之感,但更多的是對即將麵臨的挑戰的期待。</P>

一月二十三日,盧象升一行抵達寧夏府鎮遠安城,馬雄等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時。</P>

一番寒暄之後,盧象升直奔主題:“馬將軍,本督此行,一為視察軍務,二為查看大捷文冊。”</P>

馬雄聞言,連忙命人取來文冊,恭敬地遞到盧象升手中。</P>

盧象升一頁頁翻閱,目光在“斬首三百八十二級”的數字上停留了許久,眉頭微皺,似有不信。</P>

“盧大人,此戰我軍上下一心,奮勇殺敵,實乃近年來少有之大捷。”馬雄見狀,連忙解釋道。</P>

盧象升點了點頭,但心中仍有疑慮。當他看到鎮河堡斬首八十級的記錄時,不禁驚訝出聲:“斬首八十級?這鎮河堡的防守官,究竟是何方神聖?”</P>

馬雄聞言,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明公所言極是,那林嘯將軍,實乃我軍中之翹楚。</P>

崇禎八年時,他便以墩軍之身,陣斬奴賊首級十顆,直接升為甲長。此次大捷,他更是功不可沒。”</P>

盧象升聞言,心中對林嘯的興趣更濃了。</P>

他放下文冊,目光炯炯地看向馬雄:“本督欲親自前往保安州,宣慰將士,特彆是這位林嘯將軍。”</P>

馬雄聞言,忙道:“明公英明,下官定當陪同前往,共賞將士之英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