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一個支點(1 / 2)







衛中華不得不頭疼,他不能將這件事當成一件普通的違紀案件來對待。

大家都清楚,在京城的那些大佬的子女,沒有幾個是乾乾淨淨的,區分隻是看做得過分和不過分。

在京城地界上,生活著一群***,他們父輩都是政權裏的高官,或者曾經是高官,這些大少爺或者大小姐們,沒有幾個過的是那種普通人的生活,這些人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都過著比較滋潤的生活。

經商的都賺了錢,從政的都提拔很快,就算沒有明確經商也沒有明確從政的散人,也是衣食無憂,出手大方,為什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白癡都知道,不就是靠著父輩的庇護和影響力嘛,如果沒有父輩的高職大權,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很難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取得成就的,這是上上下下都不會否認的事實。

就是因為有這種現象存在,所以夢婷集團舉報陳小強訛詐五百萬元,才會有那麽多人表現得不以為然,在他們一些人的眼裏,這壓根就不是個什麽事。

對於京城存在的這種現象,衛中華並不是一點點耳聞都沒有,隻不過這不是他當前要重點解決的,或許他根本就沒有打算在自己的手裏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客觀來說,他也不太可能解決好,這是有社會大環境和大背景的。

當有某人告訴他某某人的孩子怎麽怎麽樣的時候,衛中華會不由自主的想到陳康傑,從陳啟剛的級別來講,陳康傑也算是名符其實的官二代了,可是他這個官二代卻做得與其他官二代大相徑庭,別人都是靠父輩的餘蔭發家致業,然而陳康傑不但沒有依靠長輩的力量,反而是靠著自己鬼才般的聰明智慧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促進父輩的工作和事業。

雖然口頭上衛中華沒有明確當麵說過,然而他的內心裏麵,的的確確是十分欣賞陳康傑,有時候他都有點羨慕陳啟剛,真的是生子當如陳康傑,可惜陳康傑這樣的青年才俊真的百年難得一見,不是別的後輩可以比擬的,這小子有時候真覺得他成了精了,做事有前有後,極有主見,完全是有條不紊的按照自己的方略進行。

正是這樣,老首長臨終的時候才會有所囑托,衛中華打心裏都覺得老首長的囑托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出於公心,就是有了相似的認同,他才會按照老首長的囑托來落實。

拋開別的不談,言歸正傳,衛中華頭疼是他不管決斷查不查都是要得罪一批人的,不是一兩個人,支持陳書記的人不少,支持趙誌邦的也大有人在,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查了陳小強,那麽就會讓其他***人人自危,如果陳小強真的把陳書記牽扯進去,那麽其他高官估計也會覺得自己會被子女牽扯進去,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形成一個聯盟,從而反過來會對衛中華有一定的威脅,別看衛中華黨政軍大權集於一身,可要是得罪的人多了,也不是鬨著玩的。

然而要是不查,且不說違背了衛中華自己做人的原則以及自己所占據的位置,也會得罪趙誌邦已經支持趙誌邦的那些人,以此同時,對自己的聲譽也是一種破壞。

正是因為這種左右為難以及權衡考量,在會上,衛中華沒有當場作出決定,而是將其留在下一次會議,見到衛中華沒有當場表態,那些支持陳書記的人沾沾自喜,他們以為衛中華退卻了,甚至有人誇獎衛中華為了大局穩定,作出一定的妥協是英明之舉。

趙誌邦倒是無喜無憂,表現得十分平靜,真的就當那事情與他沒有任何牽連似的,一如既往的該乾嘛乾嘛,該給衛中華匯報的工作,同樣是一絲不苟,與之前保持著高度的一致,有不少人私下底問趙誌邦對事情處理的意見,無論是誰問,他都是一個態度,要查,公平公正的查,即便私下探討工作的時候衛中華隨意問起,他也是那麽一個堅定的態度。

趙誌邦的堅定和執著,贏得了不少人的好感和肯定,雖然改革開放那麽多年,不少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物質的衝擊下發生了改變,可也還有一些人保持著自己的純潔性,這些人都是剛直不阿的堅定黨員,他們講政治,講紀律,也講黨性,講原則,這部分人對趙誌邦對事不對人的原則立場是高度肯定的,覺得他有真正的大家風範,是一個值得幫助和值得追隨的好領導。

在陳康傑啟程回學校前夕,陳啟剛又找他談了一次,這一次談得要細致和深入許多,也正是這一次談話,讓陳啟剛了解到了陳康傑的企圖,他就是在為自己做鋪墊。

陳康傑告訴父親,以其事後獻殷勤,還不如提前做貢獻,這就像做生意,四流商人是違背大勢走,三流的商人是跟著大勢走,二流的商人是預測大勢,可是一流的商人是創造大勢,如果拿這個來對比的話,那麽他們就是在做創造大勢的事情,隻要這件事成了,那麽趙誌邦的地位就真正的穩固如山了。

“雖然我事先沒有和你們商量,也沒有告訴趙伯伯,但是我相信,他能明白,提前和他說了,就顯得下乘了,隻有先乾了,並且成功了,這份情誼才會更有價值,更加沉重,大多數人做事都喜歡錦上添花,但是要獲益最大化,就必須雪中送炭,呂不韋不就是這樣做的嘛,要是等異人登上秦國王位了,呂不韋再巴結他,那不是晚了嗎,秦國的丞相會是他。”這是陳康傑開誠布公給陳啟剛說的原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