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行業秘辛(2 / 2)







果美當時有那麽多錢嗎,絕對沒有,家電銷售可不是暴力行業,短短兩三年,怎麽可能賺取那麽豐厚的利潤,天方夜譚,可奇怪的是,人家就是每年拿出幾十億來開店了,錢從哪裏來,答案是全部被轉嫁到了所有電器生產商的頭上。

兩千年之後,市場上興起了渠道為王的風潮,幾乎所有傳統產品行業,隻要掌握住了銷售渠道,就相當於是掐住了生產商的脖子。

其實果美開一家店的投入也就是幾百千八萬而已,也就是租店麵花點錢,其他的部分,基本上全部由生產商買單,銷售的商品一分錢不花,全部是商家鋪貨,甚至就連裝修費用,商家也要分攤一部分,如若不然,其產品擺放就不會有好位置,這算是提前收取進場費。

兩千年後,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幾乎所有國有賣貨公司都倒閉殆儘,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私人銷售商場,正是利用這一巨大變化,果美以及舒寧迅速崛起,他們一方麵以較高和效率和較低的價格贏得市場,另一方麵,又使得生廠商對他們越來越依賴,作為源頭的各大生產商,如果貨源不走著兩大賣場,不說其產品會完全滯銷,起碼也會失去市場的一半以上,生存的壓力,使得各大廠商不得不一次次在這兩大渠道的麵前低下以往高貴的頭顱,就陳康傑所知,在所有的一線品牌中,也就隻有南方一家大型知名空調企業沒有買果美的賬,而是自己艱難的開設專賣店,儘管這樣,這家空調知名企業也沒有關閉與果美的合作大門。

在零八年的時候,陳康傑曾經看到過一份沒有怎麽公開的內部資料,當時果美手中隨時掌握的現金高達六百億元,這些錢,全部是各大廠商的押款,因為不少廠商的結款被壓到了半年結算一次,合作再密切的夥伴,也被壓到了三個月後結算,換句話說,這三個月到半年所有銷售出去的產品回款全部在銷售商的手中,而一個個在各個媒體上大做廣告的大廠家其實是在苟延殘喘。

這有點飲鴆止渴的意味,不與這兩大連鎖企業合作,幾乎隨時死掉,可要是與他們合作,也隻是一時安逸,長久的是折磨。

在資金回籠卡殼的情況下,各大廠家的生產經營自然會受到影響,尤其是在科研創新的部分,在任何公司任何行業,科研創新都是一項很花錢的工作,麵對市場打開後歐美日韓的競爭壓力,國內大多數電器企業都是希望在產品的研發和更新換代上有所投入和突破的,然而沒辦法,他們沒有寬裕的資金,資金都在別人的口袋裏——儘管名義上屬於他們。

對國家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企業來說,手中無錢,一切免談,為了維持基本的生產和經營運轉,大部分企業隻能壓縮科研經費,這就使得我們本來很有優勢的家電企業很難成為世界一流公司,所以陳康傑說他們的崛起是家電企業的噩夢。

那麽又怎麽會和房地產有關呢,那是因為資金都必須要投資,如果不用來投資,和一堆廢紙與一個枯燥的數字沒有什麽兩樣。

為了搶占市場,兩大連鎖企業都在壓價,每天都在促銷,其結果就是公司的利潤率相當低,就陳康傑所知,兩大連鎖企業的利潤都不太超過百分之三,換句話說就是賣一台一千元的電器產品,其利潤也許隻有一二十塊錢,這麽低的利潤,維持企業的正常經營行為都是勉為其難的,更遑論賺大錢。

商人可不會乾虧本的買賣,商人都不是活雷鋒,雷鋒做了好事還寫日記呢,商人怎麽可能會做了好事不留名,現實社會是不存在的,這違反了企業都追逐利潤的市場可觀規則。

兩千年後,電器產品的銷售利潤很薄,但是另一項新興產業的利潤很厚,而且厚得讓人心驚肉跳——房地產業。

房地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隻要有巨額資金的投入,利潤就會滾滾而來,恰好,兩大連鎖企業利潤是薄,可是他們手中的資金很寬裕,老板要賺取高額利潤,使得自己成為富翁,怎麽辦,他們采取的辦法就是曲線救國,將巨額的資金投入到房地產企業中去,其結果就是各大電器廠商原本應該用來進行企業擴張和產品升級改造的資金,通過中間銷售商的媒介,全部轉移到了房地產領域。

可以這麽說,這兩大家電零售企業既是家電銷售商,又是房地產開放商,他們的真正利潤,不來自家電銷售,來自房地產行業,他們要做的,就是緊緊將各大家電廠商套牢就可以,做到了這點,就不會擔心手中的資金會枯竭,而且比其他的真正房地產商還條件有利,起碼不需要支付高額的銀行利息。

曾經果美的老板一度是中華國的首富,至於他說急劇增長的財富與那些買不起房的普通老百姓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