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但現在重點是,我們的後勤補給能否跟上,現在屬於夏季,我們進軍的話,馬匹的草料不用擔心,主要是糧食安興貴開口道。
“糧食不用擔心,我們有糧,隻不過是還沒運輸過去而已,我們可以跟當地借糧,然後雙倍歸還於他們都可以李道宗微笑著開口道。
“那我就放心了
李道宗這話倒不是無的放矢,他管理西洲已經兩年多,他很清楚西洲囤積了多少糧食,現在西洲的糧食自給自足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古代人都有一個誤區,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代人運送糧草幾百上千裡,路上損耗有可能達到六七成。所以很多時候,古代皇帝需要考量的就是朝廷能不能打的起。
但實際上,路上損耗多少糧食根本不是問題,當朝廷不缺糧和不缺錢的時候,無非就是增加運送人數的問題。原本運送到目的地能剩下四成糧食,那我直接將運輸隊伍擴大一倍好了。
反正所有的運送隊伍都是給月錢的,並不怕耽誤百姓乾活,隻要百姓有收益,那麼這種運輸其實並不會消耗國力。
如果不是李恪的出現,大唐沒有這麼有錢的話,大唐打到這些地方隻能依托於當地來補充糧食,但現在不需要。
說白了,李恪都巴不得多雇傭人運送糧食,然後將錢趕緊增加工資發放給這些百姓,讓他們購買大量的鐵器來普及鐵器農具等在大唐的使用!
反正鐵現在的成本對李恪來說太低了,這就意味著李恪有足夠的渠道收回百姓手裡麵的錢,那麼錢自然而然就流通起來了。
整個大唐範圍內消耗的糧食是恒定的,不管這個人去乾什麼,消耗的糧食是固定的,最多了可能會因為百姓收入增加,而消耗的糧食增多。
比如說以前隻是堪堪填飽肚子的百姓,現在追求吃飽,更加有力氣來乾活。
但即便這樣,糧食消耗也是有一個上限的。而現在的大唐糧食遠超出這個消耗上限,所以不管糧食怎麼運輸消耗都不要緊,反正都是吃到了人肚子裡麵。
雇傭了更多的百姓運送糧食,他們在這方麵消耗了糧食,他們家裡麵的糧食自然會剩下,然後家裡麵多餘的糧食自然會售出補充當地的糧庫,沒什麼區彆。
很多人都認為百姓會儲糧,這是肯定的,但百姓存儲的糧食不會太多。最多不過一年多一些的口糧,不可能更多,因為這個時代不管防蟲,防黴還是防老鼠等手段都不多,存儲太多的糧食,都容易損耗。
而在這個時代,剛剛能吃飽的百姓眼裡,是最不能接受損耗和浪費的,所以不用擔心他們會囤積太多的糧食,因為囤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