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百濟想的也很清楚,高句麗的行為這是妥妥的背叛不說,而且居然還想先消滅他們,這叔叔能忍嗎?不能啊!
但是他們也很清楚,他們自己是無法抗住高句麗的,隻能跟新羅一起,所以才同意了這個方案。
現在的局麵大概就是這個,本來新羅是不太願意的,因為半島西側都是平原,也就是後世的漢城、首爾等地。
而東側則都是山峰,隻有靠海的部分才有平攤的山地。
所以過讓給百濟的土地自然也不可能太多,但現在也無所謂了,大唐介入之後,這裡的局麵很快就會發生變化的。
百濟的組成跟新羅不同,新羅是一直生活在半島上的三韓之一的辰韓,是半島上原生的民族。
新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但那個時候的新羅沒有形成國家,而是部落聯盟之類的。
直到大約在東晉時期才形成由金氏統治的國家,也就是稱之為新羅。
但百濟其實是扶餘人南下朝鮮半島之後建立的國家,如果沒有李恪介入的話,新羅會在後麵一直追隨大唐,然後借由大唐的手滅掉高句麗和百濟,再統一大部分的南側半島區域。
然後大約在三百年後,新羅內亂分成了三個國家,最後又歸附於北側重新發展起來的高麗,然後國亡。
從那之後,這個半島上的國家才稱之為高麗。
當然,現在而言的扶餘人最早也是生活在高句麗以北的,也就是後世的東北地區,也是這個地區最早建立政權的。
而扶餘人從漢朝時期就深受漢朝的影響,加上所處區域的問題,所以扶餘人一直以來都並不是遊牧民族。
但扶餘人不是遊牧民族,卻因為所處的地方非常適合養馬,而且也經常出名馬,所以這裡才不缺少騎兵。
三國時期的白馬義從的戰馬幾乎都是來自於這些地方。
而高句麗跟百濟之所以能搞到一起,就是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是扶餘人所建。
他們也算是同宗同源,不過現在各自有了國家,雖然一個祖宗,但是該打仗還是要打。
裝載一萬多名士兵僅僅隻需要十五艘船隻,但兩隻艦隊的總體船隻數量卻超過了三十隻。
而兩隻船隊登錄的位置也都是兩個國家各自的首都,一個泗沘,一個金城。
程咬金這裡快一些,李道宗這裡要遠一些,不過相差也不過就是幾個時辰而已。
泗沘和金城都不算是沿海城市,但它們距離海邊並不遠,畢竟半島就沒多大。
所以這兩個城市靠近的海邊都是有碼頭的。
但這些碼頭,都太小了,至少對大唐的這些船隻來說太小了,隻能是勉強停靠而已。
下了船的李道宗第一個想法就是,這個碼頭,得先重新建起來,即便不用鋼筋混凝土,木質也得建,不然的話,這裝載速度也太慢了。
~~~~~~
今天孩子有些磨人,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