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認親(1 / 2)







之前宋錦城沒去找張豔玲,他在屋子裏猶豫思考了良久,最後去找了宋興國。

說到底這是家裏的事兒,要怎麽做都得他們宋家說了算,還輪不到讓張豔玲一個外人牽著鼻子走。

他把張豔玲威脅他的事情全說了。

“你做的對。”宋興國還算淡定,“紙包不住火,這事兒早晚有一天得說開,況且嶼川兩口子很聰明,估摸著也瞞不了多久。”

與其讓張豔玲想拿這事兒做文章,不如他自己主動坦白。

宋興國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他找到宋嶼川跟林知瑜,把這事兒跟他們一說,原本以為很難的事兒,一旦開了頭才發現其實也沒那麽難。

“當初是我錯了,一時糊塗跟秘書混在了一起,傷了你母親的心,才導致她帶你離家出走。

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們娘倆,所以聽到然然說你跟我長得很像,立馬就從京市趕了過來。

貿然認親,我擔心你接受不了,害怕引起你的反感,所以這才借著然然的名頭接近你們,還借著管教宋錦為跟你來了孫莊。

我原本想先跟你處好關係,以後找個恰當的實機再提認親這事兒。

沒想到我跟錦城的談話被張豔玲聽了去,她拿這事兒威脅錦城,我擔心她挑撥離間,怕我們父子就此生了嫌隙,所以才……才在選擇在這個節骨眼把事兒說清楚。”

宋興國說完之後,微微低著頭,等待著宋嶼川回話,如同一個等待法官審判的罪犯。

他後背的衣服已經濕透了,可這屋裏明明一點兒也不熱。

宋興國知道是自己太緊張。

他不怕從宋嶼川嘴裏說出來指責的話,那是他應該承受的,他隻怕宋嶼川一聲不吭選擇不認他。

這比萬箭穿心還要難受。

林知瑜不知道裏麵還有這檔子事兒,之前她隻覺得宋家人的態度有些奇怪,按理來說,他們剛結識不久,感情並沒有深到對她特別好的地步。

但宋家人都圍著她轉,還有意哄她開心,說的話做的事兒更是都向著她,林知瑜不是傻子,她自然知道這天下沒有這麽便宜的事情,這裏麵肯定有什麽她不知道的事兒。

可她當時琢磨了半天也想不出宋家人到底在圖謀什麽,索性也就不管了。

現在想來,宋家人奇奇怪怪原來是因為宋嶼川是宋大伯的親生兒子。

林知瑜有些擔憂地看向一言不發的宋嶼川,聽家裏說,當初他跟母親來易水村避難,不僅一分錢都沒有還滿身的傷,餓得是皮包骨堪堪隻剩下了一口氣。

不用想都知道他們這一路走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

後來的日子也不好過啊,他們娘倆沒日沒夜地用了十年的時間在村裏開出一塊兒荒地來過活。

宋母積鬱成疾,早早地便撒手人寰。

如果能好好養著,心裏不委屈煩悶,又怎麽會年紀輕輕的就沒了?

宋嶼川求學的那段日子更是艱難,聽李師母說,當時宋嶼川白天上學,晚上會去飯館裏給人刷盤子洗碗,一天下來隻有中午的時候能吃上一個窩窩頭,其他時候都靠喝水充饑,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爛爛,夏天的時候還好,冬天一身單衣,手腳耳朵長滿了凍瘡。

就這樣,他也從來不跟老師同學提,更不接受大家的幫忙,跟苦行僧似的折磨自己。

後來李校長實在看不下去,強行將人接回了家裏,並勒令他不聽話就不能再讀書了。

宋嶼川對讀書有執念,一是因為林家對他們母子倆有大恩,他想報恩,可當時的他一無所有,什麽都給不了,隻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等功成名就時再報答林家。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母希望他能考上大學,最好能考上京市大學,那是她的遺願。

若不是有李校長跟師母的幫助,宋嶼川可能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在街頭了。

什麽事兒就怕細琢磨,林知瑜自從師母那聽到宋嶼川的過去之後,她一直都很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