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百萬貫基本後續都會先運送到嶺南道這裡來,先將嶺南道和真蠟附近的所有貨幣都給兌換了再說!
另外李恪還交代了悅來商行,準備在嶺南道這裡直接建造一個鑄幣廠,將這裡的產量也提升到一年二百萬貫左右的壓印量。
按照《象林條約》第四條,真蠟王室不得將大唐的貨幣運送到其他國家,但是這一條李恪是故意這麼規定的,因為你越是拒絕,就有人越是要鋌而走險。
不用想,真蠟“民間”會有大量的人跑到騾國等國家收購各種銅幣,然後將這些銅幣運送到真蠟,接著再兌換成大唐的銅幣。
一成的損耗對李恪來說,即便是算上運輸費,也基本可以維持持平,如果考慮到李恪壓印的錢幣根本不是純銅,而是銅鐵錫等合金,是根據倉庫裡麵給出來的一種比較簡單的合金鑄造出來的話,那麼他就有了微弱的利潤。
這些利潤看似不高,但鑄錢有利潤本身在古代來說就算是傳奇了,更何況如此精致的錢幣更是如此。
隨著錢幣一起推出的自然還有相關的政策,比如說嶺南道、林邑等範圍內,在兩年之後,將不會再承認其他的任何貨幣進行流通,到時候這些貨幣隻能到官方兌換點兌換成為現在流行的大唐錢幣。
至於如何執行,很簡單,大唐目前所有的商人,海商等等,到時候如果還使用其他的貨幣,那就要罰款了,隻要這些所有的商人等都不使用這些銅錢,那麼民間自然也就不會使用了。
除了貨幣改革之外,藥材廠也在嶺南道外加林邑開始執行,在嶺南道的十個州,靠近那些山民部落較多的地方,都由悅來商行展開了一個個的兌換收購點,跟山民部落收購相關的藥材,並且向這些山民優惠出售糧食。
除此之外李恪又以嶺南道的市場價開始大量的收購嶺南道的糧食,這個市場價將會持續穩定一段時間,如果因為李恪的收購導致糧價高於這個市場價,他會將手裡麵的糧食放出來相當一部分,用來平衡嶺南道的糧價。
整個原嶺南道的藥材收購及其山民登記,還有收糧,出糧平衡物價的相關事宜,李恪都交給了李嫣來負責,而在林邑這裡,長樂是最高長官,輔助的則是由武珝來負責。
將這些事情安排好之後,李恪本來就準備直接出發了,誰知道,早已經開始充當起了“海盜”的物部村下,給李恪送來了一個新的消息。
他把丹丹國給乾了,丹丹國的王室、貴族被物部村下給屠戮一空,目前丹丹國處於了物部村下的掌控之中,他請秦王殿下前去“攻打”丹丹國。
知道這個消息的李恪有些無語,你這主觀能動性,過分了啊,都開始幫我滅國了?雖然丹丹國就是後世新加坡那麼小的一個國家。
但是現在憑空將新加坡打下來,大唐又多了一塊飛地領土,這其實倒是個好消息。
不過新加坡的港口建造等方麵,李恪還真不準備插手。想了想,李恪乾脆將嶺南道的這些豪門家族都給請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