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定親商議(1 / 2)







幾人本想外麵的亭中坐一會,蔣爺爺嫌棄沒茶喝,說著要找地方坐下喝茶。

幾人去〈雲居素齋〉是吃素的地方,坐下讓服務員上茶。順便繼續聊著訂婚事宜,李爸爸想選一個最近的日子,這樣可以不用再請假過來一趟。

蔣家幾人卻認為,太過倉促了,怕準備時間不夠。

李爸爸道:“訂婚就我們兩家人,吃頓飯就行,反正流程按正常走就行,加上讓我我的親戚來京市現在也來不及,不如簡單吃頓飯。而且……”

李爸爸隱晦地表示,如果兩個小年輕不成,這麽鋪張訂婚,對蔣家的名聲不好。他倒無所謂,他們是羊城人。

蔣爺爺聽到李爸爸話裏的意思,咚咚咚拐杖道:“媳婦是他自己找的,承諾也是他給的!蔣路!他敢!我保證把他的腿打斷了!”

蔣媽媽是一個比較理智聰明的人,想起年輕人的善變勸說道:“回去問問孩子們的意思。”

另一邊,蔣路一看不見長輩,馬上就牽著李嘉昕的手。蔣路和李嘉昕跟著哥哥姐姐們,一起參觀廟宇建築。哥哥姐姐們看見蔣路這模樣,都忍不住翻個白眼。

雲居寺有三絕是石經、紙本經和木板經。

第一絕:石經

佛教傳入華國以後,曾發生過很多次的滅佛運動。一位名叫慧思的高僧,鑒於南北朝時期滅佛運動帶來的慘痛教訓,發願要將佛經刻在石頭上,便於永久保藏,以防再遭不測。慧思的徒弟靜琬繼承師傅遺願,從隋大業年間到唐貞觀年間,找來不少石頭刻經。靜琬圓寂後,他的弟子,一代又一代,都承接了這一事業,直到明末清初才算告成。這一偉大的事業前後曆時近千年,刻經百餘部,經版多達上萬塊。

靜琬是雲居寺的創始人,這些石經在雲居寺內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除去佛學價值外,石經還有一定的書法價值。每一塊石經,其文字端莊秀麗,薈萃了眾多書寫風格。據不完全統計,石經共計3500萬字,字字工整俊秀,經專家考證,竟無一錯字、漏字,不愧為奇跡。

在刻經人看來,刻經本就是一次修行,可積功德、消罪惡,刻得認真仔細才算是修行圓滿。

這些石經版上不止有經文,還刻有大量題記。題記內容多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從另一側麵反映出來,這些石經版可以提供了可考的曆史依據。

第二絕:舌血真經

雲居寺還藏有兩萬多卷紙經,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

其中尤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最為引人注目,寺內還為此特辟了一間屋,用來陳放它。此經乃妙蓮寺的比丘祖慧在崇禎十三年,刺破自己的舌頭,蘸血寫成,被譽為“舌血真經”,共計八十卷、六十萬字,尤為珍貴。這種“刺血為墨”的方式在史料中被看作古代僧人表達對佛祖的虔誠之心。

第三絕:龍藏木經

一切佛經,在古代刻板技術尚未發明以前,都靠手抄。有專職寫經的人叫做經生。有木刻本的大藏經在宋代以後才出現。

宋以後的朝代,都有過木刻本的佛經,但由於年代久遠,很多都失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