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兵指興元府】(為企鵝大佬加更)(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660 字 10個月前




漢中,興元府。

一眾官員坐在轉運司衙門,氣氛顯得頗為凝重。

列席的官員有:

利州路轉運使徐敷言,轉運副使劉會元,轉運判官王敏文,提刑使柳瑊,常平使韓思儼,興元知府李士式……

“可打聽到更多消息?”徐敷言問。

此人精通《易經》,擅長陰陽術數,做過禦史和中書舍人,被蔡京提拔為刑部侍郎。去年遭受王黼排擠,本來是要貶去廣南,但皇帝出麵保他,改調利州路做一把手。

柳瑊說道:“洋州城一切如常,隻殺了幾個官員,都是聲名狼藉之輩。”

童貫征討西夏的時候,由於軍費不足,提議在陝西鑄造大錢。柳瑊堅決反對此事,把童貫給得罪狠了。

曆史上,柳瑊很快就要調去河北。禁軍殺良冒功,竟乾出屠村的勾當,柳瑊把帶頭軍官給砍了。童貫彈劾其濫殺,嗯,濫殺軍官,直接扔去南方收酒稅。

劉會元問:“洋州就沒有忠義之士,招募鄉勇討伐逆賊?”

柳瑊聽得想翻白眼,言語中帶著譏諷:“以官府這幾年的征斂,恐怕洋州從賊的百姓,比殺賊的百姓更多些。”

“柳提刑此言,似乎在怨懟朝廷。”劉會元臉色不悅。

柳瑊說道:“並非怨懟朝廷,隻是不滿王黼、童貫之流。”

轉運判官王敏文突然出聲:“你跟童貫有仇,我家兄長可沒害你,莫要發瘋胡亂咬人。”

王敏文是王黼的族弟,此時還處於服喪期間,但守孝幾個月就被特許複出。或許說起來太難聽有不孝的嫌疑,因此被外放為地方官。

柳瑊冷笑:“若非奸臣禍亂天下,朱家父子怎會謀反?”

“我看你是暗中勾結了反賊!”常平使韓思儼怒喝,這廝也是王黼的黨羽。

“好了,好了,”徐敷言連忙打圓場,“當務之急,是募兵剿賊,這種時候不要自亂陣腳。汝等就算吵出個輸贏,那朱家父子能俯首投降嗎?”

王敏文問道:“反賊有多少兵力?”

柳瑊也不再罵奸黨,開始說正事:“據探子回報,有精兵上千人,操練有素甲胄齊備。朱國祥還在洋州募兵,許多無業青壯從賊,也不曉得招募了多少。以上這些,隻是洋州城的賊兵,尚不知真符、西鄉二縣是甚情形。”

興元府這邊,還不知道朱銘已占了金州。

韓思儼說:“看來賊兵不多,召集利州路廂軍,再招募一些鄉兵,官兵必能掃滅賊寇。”

柳瑊當即潑冷水:“朱國祥經營洋州多年,民間威望極高。他造反占領洋州城,洋州卻絲毫不亂,豈是輕易能剿滅的?須得奏報朝廷,調派西軍、蜀軍過來鎮壓!”

興元知府李士式,冷不丁來一句:“能否招安?”

眾人扭頭看去,都把這廝當成白癡。

韓思儼說:“朱國祥剛造反,立即就被招安,他圖個什麽?”

徐敷言道:“可以嚐試招安,但必須打幾仗。不管勝負如何,須讓朱國祥知道,造反不是那般容易事情。挫了他的銳氣,才有可能招安成功。”

“就怕興元府守不住啊。”李士式憂慮道。

王敏文嘲弄說:“不如李知府親自走一趟,伱族兄跟朱家父子有舊,說不定他們就招安了。”

“胡說八道,”李士式大怒,“我族兄堂堂副宰相,怎會與反賊有舊?你莫要血口噴人!”

李士式乃李邦彥的族弟(其實是同鄉,血緣已經很淡)。

憑關係進太學讀書,又憑關係賜進士出身,幾年時間就已做到知府。

徐敷言頭疼不已,再次製止爭吵:“都這種時候了,不要牽扯私人恩怨,好生商量一下剿賊方略。”

柳瑊說道:“公文已經發出,各州縣正在募兵征糧。我提議,賊軍若是攻來,可以放棄城固縣,聚集兵力堅守興元府城。興元府城高大堅固,至少可守三五個月。到那時,賊兵銳氣已挫,蜀軍和西軍也來救援,當可一擊破賊也!”

王敏文說:“從洋州到興元府,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不如……把官兵撤往利州,利用山川之險,沿途分兵駐守險關。如此可保萬無一失,定能等到友軍救援。”

“糊塗!”

柳瑊罵道:“不守興元府,整個漢中就丟了,西軍還怎麽來救援?你這廝貪生怕死,想逃就趕緊逃,別再胡說八道壞了局麵!”

王敏文低聲嘀咕兩句,似乎是在罵娘,但終究沒有再說。

徐敷言已經看出來了,眼前這麽多官員,也就柳瑊還比較靠譜,其餘都是一些酒囊飯袋。

當然,劉會元也能任事,但隻能搞搞後勤。

方臘造反的時候,劉會元擔任江東運判,給童貫運糧有功獲得升遷。

徐敷言做出決策:“我為剿賊主帥,柳提刑為副帥,劉副使全權負責調運糧草。你們再舉薦一些得力軍將,好歹把鄉兵編練起來。”

會議結束,各自散去。

王敏文回到自家宅邸,立即吩咐妻兒:“所有財貨都用箱子裝起來,再備一條大船、幾十頭騾馬。一旦賊兵殺來,火速逃去陝西,近些日子莫要再出門。”

韓思儼,也是這麽想的。

卻說劉會元下令征集船隻,要去調運各州縣的錢糧,很快發現最大的兩艘官船被扣。

仔細打聽,才知那兩條船,一艘被王敏文征用,一艘被韓思儼借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