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爆米花】(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569 字 9個月前




陽春三月,第一批流民已在南陽府、襄陽府開荒。

主要種植大豆,農曆三月正好適合春播。夏季收獲之後,還能來一次夏撥。後續的流民,甚至可以秋播。

豆科作物,都極為適合開荒,還能為土壤積攢肥力。

早在去年秋冬季節,朱國祥就在囤積豆子,冬春之交往新占地盤運去。

在朱銘起兵之前四川就被朝廷橫征暴斂。

起兵造反,應對圍剿,兩者相加,耗時長達一年半,期間又消耗了許多糧食。如今還養著十萬兵,還要給流民發放口糧和種子,各個府縣的糧倉全都空了。

幸好擊破各路官兵時,繳獲了大量敵軍糧草,否則今年更加捉襟見肘。

目前,川峽經略府發行的戰爭債券,還欠著百姓三十多萬石糧食。

今年須得防備富戶擠兌債券,朱國祥打算發行一撥“富民債券”。去年買過“戰爭債券”的百姓,今年如果不來兌現,“富民債券”就不用再買了。

朱院長隻能這樣往後拖,拖延一兩年,即可平穩度過困難時期。特別是玉米紅薯,在整個四川推種之後!

而士紳地主們也隻能忍受,害怕把朱相公逼急了,撕破臉皮直接搞攤派。到那個時候,糧食還得交出來,且連一張債券憑證都拿不到。

“元帥,經略府送來的。”白勝獻寶似的捧出兩個小罐。

朱銘拍開罐口的封紙查看,一罐冰糖,一罐紅糖,忍不住問:“我爹從哪兒弄到的?”

白勝解釋說:“遂州送來的貢品,相公本來不要,去年就退回去了。但遂州糖霜戶真心進獻,今年春天又托官府送來。相公便收下了,還取消土貢製度,不準任何官員征收貢品。”

遂寧是北宋冰糖的主要產地,被列為貢品之後,那裏的糖霜戶已被逼得破產大半。

朱銘起兵占領四川,糖霜戶們瞬間生活有了盼頭。

可惜啊,冰糖工藝太過原始,每年也就那麽點產量,屬於製作紅糖的副產品。

《天工開物》裏的黃泥水淋糖法,百分之百是道聽途說瞎寫的。

以朱銘那可憐的理科知識,在第一次讀到此處時,都下意識的覺得不可能。因為吸附雜質可以用木炭,黃泥水又不能發生化學反應,黃泥水沒有任何的物理或化學效果。

於是去搜視頻和資料,果然沒有一個人複原成功。

後來朱銘又去搜曆史類論文,有學者對古代白砂糖進行考證,得出的結論是:一種比紅糖顏色更淺的紅糖……

朱銘還查找過現代白糖的製作過程,發現離心機什麽的很好解決,主要是古代很難製備磷酸或亞硫酸。

傍晚下班,朱銘提著兩罐糖回後宅,發現張錦屏已經從成都回來了。

“怎不派人說一聲?”朱銘高興道。

張錦屏道了聲萬福:“相公事務繁忙,不便去前堂打擾。”

朱銘心血來潮:“正好得了一罐糖霜、一罐紅糖,把她們幾個都叫來,為夫要親自做好吃的零食。”

不多時,鄭元儀、趙福金、趙富金到場。李師師和裴月裏嫦娥,前兩日也已搬進來。

朱銘嫌裴月裏嫦娥名字太長,直接改成裴嫦娥。

眾女的關係,說不上融洽,也算不得緊張,反正也就那樣。

倒是趙富金天真爛漫,讓人沒有戒心,大家都覺得這小姑娘不錯。

隻見朱銘弄來一些玉米,將紅糖搗碎為粉末。

然後搬來鐵鍋和爐灶,鐵鍋燒熱後,加入些許豬油,將玉米翻炒均勻,然後蓋上鍋蓋抽柴用小火慢慢煎。

聽到鍋內有彈跳聲,就把鍋搖一搖,直至煎到沒有聲音為止。

朱銘揭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麵而來。

紅糖已經磨碎加進去微火拌勻,紅糖融化便裹到爆米花上。

“都來嚐嚐,”朱銘伸手去抓,又猛地縮回來,吹著手指說,“呼,好燙!”

待到溫度稍降,朱銘抓起兩顆塞嘴裏,就是記憶中那味兒。

他對自己的“廚藝”極為滿意,以前隻看人做過爆米花,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動手就成功了。

張錦屏讓侍女拿來幾雙筷子,夾起一顆品嚐,笑著點頭說:“好吃。”

妻妾們紛紛嚐鮮,就連侍女也分到一些。

玉米終於有了新用途,朱銘對張錦屏說:“請幾個官員家眷來做客,給她們展示一下,此物大可傳播出去。如今的富人,都隻吃嫩玉米,讓富人也嚐嚐爆米花。”

張錦屏笑道:“這叫爆米花嗎?倒是貼切得很。官婦們品嚐之後,肯定回家讓廚子炒製,用不了一兩個月就能出現在街頭。”

李師師立即恭維:“元帥和夫人真是心係百姓,但凡有好東西,便要與萬民分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