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黑魔太子朱成功】(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2242 字 9個月前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北宋的小麥種植區很大,南陽、襄陽一帶也多種麥子。若是到了南宋,南方也會大麵積種麥。

趁著小麥收割,朱銘先是召見襄陽周邊大族,接著又去南陽召見那些大族。

溫言細語,好話相勸,請大族把新麥多交給官府。

一部分用錢來買,一部分債券借貸。配合著減免苛捐雜稅,大族也願意給糧,在他們眼裏,這吃相至少比大宋朝廷好看得多。

南陽、襄陽的大族,朱家父子沒打算收拾。

跟成都平原相比,這裏的大族根本不叫大族,頂多算是些比較有錢的土財主而已。因為這裏沒法大搞兼並,土地遍地皆是,但缺人去耕種。

夏收過後,新麥入庫,可以打一場小規模戰役了。

事實上,還在收麥子的時候,義軍騎兵就已經出動。

鄧春率領三千輕騎兵,到江陵城外四處劫掠。

也不能說劫掠,就是江陵境內的百姓,所收新麥不得運進城內勒令他們必須送到北邊,朱銘派官員接收再運往荊門。百姓給多少糧,官員便打多少欠條,承諾奪取江陵之後再歸還。

若有楚國官吏下鄉征糧,全部予以格殺!

江陵城外二三裏,全是鄧春撒出去的騎兵,不準楚國官吏外出,也不準楚國百姓進城。

陳子翼也帶著千餘騎兵,去枝江城外這麽搞。

“旅帥,探得一處賊壇,就在龍山腳下!”

“讓楊雲帶五百兵去剿滅!”

“是!”

鄧春的軍銜是上校,軍職是騎兵旅長。

朱銘改革軍製之後,各種俗稱也冒出來了。師長叫“師帥”,旅長叫“旅帥”,反正平時就沒誰正經叫師長、旅長。

楊雲目前是騎兵團長,這個來自五部蠻的羌族青年,在跟漢人共同當兵一年半之後,已經完全看不出是異族。他本來就有漢名漢姓,本來就會說漢話,隻不過風俗南蠻化了而已。

五百漢羌混編的輕騎,飛快奔往龍山方向。

大楚國的鄉間法壇,既是基層宗教中心,也是基層稅收中心;運作方式既像傳教組織,又像是民間互助會社。

楊雲帶著騎兵抵達時,附近百姓正在給法壇納糧。

見到騎兵來了,百姓一哄而散,隻剩少數狂熱信眾拿起武器。

“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

此地的壇主麵露驚恐之色,卻還在念摩尼教的《歎明界文》,帶領信眾拿起武器保護糧食。

楊雲抬臂打出手勢,傳令兵立即吹號。

他們不但操練一年多,去年還跟大理國打過仗。號令吹響之後,兩側的騎兵迅速分散繞出,雖然無法做到整齊劃一,但變陣已經非常順暢了。

咻咻咻!

數百支箭矢陸續射出,這些沒有鎧甲的信眾立即崩潰,因為已經中箭倒了一地,就連念誦經文的壇主也被射傷。

壇主在被砍死之前,口中猶在大呼:“老爺(鍾相)是大明尊下凡,遲早殺光你們這些黑魔王的子孫!”

什麽狗屁玩意兒?

楊雲策馬衝過去,挺起一槍便刺死,喝令道:“召集本地百姓,把新麥都往北邊運去!”

僅僅相隔數十裏,在荊門、當陽境內受尊敬的義軍,到了江陵境內卻變成無恥入侵者。

附近百姓被強行召集,不情不願的押送糧食,眼神當中全是怨恨之色。

義軍的戰爭行為,很快把鍾相招來。

楊幺的族兄楊欽,由於作戰勇猛,二十歲便已是江陵守將。

目前,楊幺正在給哥哥做親兵隊長。

楊欽匯報道:“陛下,城外全是賊騎,我軍卻沒有騎兵,實在不知道怎樣應付。”

“帶兵驅逐!”

鍾相親自領兵出城,他從南邊帶來幾千,加上江陵守軍共計萬人。

其中,隻有鍾相的兩千“禦林軍”甲胄精良,其餘部隊雖然也有兵甲,但兵器和甲胄都五花八門。

鄧春的駐地在一個小鎮,聽說上萬楚軍殺來,立即舍棄糧草開溜,並派人四處吹號聚攏部隊。

鍾相雖然把鄧春的糧草搶了,但接下來卻全無辦法。

他已經占據大半個荊湖路,下令四處搜羅馬匹,但騎兵依舊不足百人。

三千輕騎散在江陵鄉間,根本不是鍾相能處理的。

鍾相把僅有的騎兵撒出去打探,很快就逃回來十幾個,身後還跟著兩百多騎兵在追擊。

鍾相派步兵去接應,兩百多滕驤騎兵立即後撤。

無奈之下,鍾相隻得帶兵回城。

但鄧春的騎兵卻越聚越多,從四裏八鄉召回來,人數已經接近兩千。

楚國軍隊沒有認真操練過軍陣,行軍時亂糟糟的,結陣時也是一片混亂。兩千輕騎趁機來回奔跑放箭,把楚國軍陣搞得更加混亂,若非有宗教狂熱加成,估計再射幾輪就能射得全軍崩潰。

“轟隆隆!”

剩下一千騎兵,終於被俞典帶回來。

俞典原本是黎州廂軍指揮,跟著朱銘征討諸蠻,戰功卻被奸黨貪墨,如今跟楊雲一樣擔任騎兵團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