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5【想做事很難的】(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977 字 9個月前




朱銘巡視完南陽各州縣,在南歸途中收到葛勝仲的回信。

讀罷信件,朱銘問道:“你猜他怎樣回複?”

石元公拍馬屁道:“既是大元帥親筆書信、以禮相待,葛太守自然應當感激涕零、納頭便拜!”

“哈哈哈哈!”

朱銘大笑不止,不禁說道:“老石啊,你卻一點不老實。本事沒長進多少,溜須拍馬卻愈發精通,今後可是要做那諂媚幸臣?”

“實話實說而已,不算諂媚君上。”石元公打死不承認。

朱銘收起笑容:“我寫信請教他治民之術,他還真就回信教我如何治民。可惜啊,多數言語皆老生常談,實在沒有什麽新意,遠不如他的詞作吸引人。”

比如富國強民,葛勝仲的思想是各安其份,豪強不奪百姓之利,官府不奪豪強之利,中央不奪地方之利。

他說現在的大宋,百姓的利益被豪強侵占,豪強的利益被官府侵占,地方的利益被中央侵占。天下之利,都集於宋徽宗一人,如此層層壓榨,導致從中央到地方、從豪強到小民,全都窮困潦倒難以安穩。

他認為,應該恢複元豐憲法,保證各個階層和地方官府的合法利益。如此,天下便可大治。

在商業方麵葛勝仲認為應當加強市場管理,但又要注意保護商人的利益。現在的大宋,看似嚴管商業,其實根本不管,隻知道向商人征稅。

石元公接過仔細看完,說道:“皆言之有理,大元帥為何還不滿意?”

朱銘說道:“或許是初次筆談,他那些話太過籠統,隨便換個人來也能說出幾分道理。我想要的,是他做官二十餘年,憑治民經驗而產生的具體做法。”

石元公笑道:“他如此回答,是在自比宰輔,為國製定大致方略。而元帥的要求卻是把他視作一方民政官。元帥回信之時,萬萬不可說得太露骨,否則他會覺得自己被小覷了。”

“也對,不能要求太高,也不能要求太低。”朱銘點頭說。

葛勝仲的最大政績,是續修《太常因革禮》,此書的上一任主筆是歐陽修。

這位先生學問廣博,也關注民生,還通曉曆史,又熟知近百年的政策和變革。讓他為國製定大致方略,葛勝仲能滔滔不絕說上一天,但具體施政他其實並不太擅長。

因為葛勝仲的仕途起點太高了,大部分時間都是清貴官職,要麽執掌國子監和太學,要麽在禮部任職為朝廷編書。

具體的政務官,他隻做過兩年司理參軍,也即擔任地方法官。還貶去做了幾年休寧知縣,剩下便是現在的汝州知州。

朱銘在鄧州逗留時,給葛勝仲回信一封,送至汝州已是隆冬時節。

……

“朱先生怎麽說?”葛立方問。

葛勝仲微笑道:“你自己看吧。”

葛立方展信讀罷,欣喜道:“朱先生采納父親之言,果然是虛懷納諫。父親可繼續回信,多寫一些自己的治國主張。”

“恐怕沒有機會了。”葛勝仲拿出另一封信。

這信是大文豪陳與義,從東京寄來的,說太監李彥發怒了,公然叫囂著要將葛勝仲除名編管。

陳與義如今還名聲不顯,他真正揚名,還得經曆靖康之恥。國家不幸詩人幸,在無儘的痛苦洗禮下,陳與義留下大量傳世名作,可稱南宋初年的第一詞人和詩人。

正是因為葛勝仲舉薦,陳與義才進京擔任太學正,如今已然升為符寶郎,掌管外朝的各種印璽和信符。

葛立方說道:“索性南下,徑直去投朱先生!”

“再等等看吧。”葛勝仲還對皇帝抱著一絲希望。

很快,希望破滅。

幾年前,因為反對花石綱,葛勝仲被貶為汝州知州。

而現在,因為反對西城所,葛勝仲被貶為湖州團練副使。

甚至陳與義都受到牽連,從掌管朝廷印璽的符寶郎,直接貶去陳留做酒稅監。

看著京城送來的貶謫文書,葛勝仲搖頭苦笑:“如今這朝廷,想做點事真的好難啊。我甚至都沒做什麽正事,隻是反對西城所括田殘民,便連知州也當不下去了。”

“父親還在猶豫什麽?”葛立方焦急道。

葛勝仲說道:“先給朝廷寫謝事表,辭去湖州團練職務,就稱我要回家鄉隱居。不能讓那昏君知道,我父子已投了漢中,免得連累丹陽那邊的族人。”

天空飄著小雪,葛勝仲帶著妻兒、妾室和仆人,封了官印默默離開汝州城。

不知消息如何傳出,這個整天喝酒作詩,屁事兒不管的糊塗太守,竟有近千百姓自動前來送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