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黨項人也是炎黃子孫】(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7923 字 5個月前




:[]

李仁禮和曹昌庸兩人,那晚上直接喝斷片,醒來之後根本不知發生了什麼。

他們最後的記憶,便是跟許亢宗一起閒談金國和遼國。

接下來數日,都有鴻臚寺官員陪同。先去距離最近的大相國寺,燒香禮佛,修行參禪。繼而又去城西遊湖聽曲,再前往樊樓體驗高端享受,亦至熱鬨的瓦子與民同樂。

一個個樂不思蜀!

直到朱銘那邊準備好,二人終於獲得接見,而且還是在朝會上。

大明皇帝朱國祥有“怠政”嫌疑,舉行朝會的頻率並不高,更多時候是讓內閣與通政院處理國務。

每月初一,舉行大朝會,京朝官全部都要參加。皇帝簡單總結上月的大事,再說一下本月的重要工作,群臣可以查漏補缺發表意見,然後就在皇城吃工作餐完事兒。

每月初九、十九、二十九(逢十為休息日),各舉行一次朝會,七品及以上京朝官才能參加。主要討論當前重要工作,或者宣布一些重要任命。

其餘時候,皇帝和官員都不用上朝,那玩意兒太耽誤時間了。

今日正是五月初九,君臣說了些場麵話,並無特殊事務要處理,因為工作平時就能搞定。

左都禦史陳東突然出列,舉著笏板說:“有人告發洛陽阜財監監正李洵,發現了舊宋官員藏在地窖中的銅錢。告發之人說,那些銅錢足有數萬貫,李洵並未上報此事,反而夥同下屬私自分贓。臣派遣禦史前往暗中調查,發現此事已在阜財監傳開,李洵及其屬官卻拒不承認。臣請會同刑部與大理寺,捉拿審訊涉案人員!”

許多官員對此沒當回事兒,一些是不明情況,一些是習以為常。

但也有一部分舊宋官員,瞪大眼睛看向陳東。因為他們知道李洵的底細,那位是皇帝朱國祥的隨員出身啊!

洛陽阜財監是鑄造銅錢的部門,屬於第二等監,主官級彆與上等縣令相當,但實際權力約等於中下縣縣令,還負責管理附近的一些百姓(一等監為下州級,實際權力約等於上等縣)。

“此事怎未上報?”朱國祥皺眉道。

張根代表內閣出列:“內閣並未收到此事之公文。”

主管通政院的梁異額頭冒汗,因為他也沒收到督察院公文,多半是被人私藏或毀棄了,匆忙出列道:“通政院屬官周方樹,乃李洵之妻兄,請求督察院徹查此人!”

朱國祥表情冰冷:“好大的膽子,督察院公文也敢攔截!”

朱銘突然站出來:“陛下,還是規矩有空子可鑽。今後各衙門收發公文,須得進行編號,不同的事務編為甲乙丙丁等各組,再分組編為甲一、甲二、丁一、丁二。隻要編了號數,哪件缺失就一目了然了。”

“此法可行,”朱國祥點頭說,“著令刑部、督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同審理李洵、周方樹等涉案官員!”

群臣不禁看向陳東,而陳東昂首挺胸站在殿中。

通政院全是朱國祥的心腹出身,周方樹自然也不會例外。那洛陽阜財監的李洵,更是朱國祥的隨員外放。

這陳東真是好大膽子,一出手就弄翻皇帝的兩個心腹!

甚至有幾個舊宋大臣看向朱銘,他們知道陳東是朱銘的人,此事不會暗含皇帝和太子的爭鬥吧?

比如李邦彥和秦檜,就表情驚疑不定,盯著朱銘一陣思索。

朱國祥的臉色很不好看,自己打算培養重用的官員,被督察院在朝會上彈劾,而且還一次性彈劾兩個,這換誰能心情好得起來?

不僅是因為丟麵子,還因為那兩個官員,辜負了他的一番信任!

朱國祥問陳東:“還有何事?”

“無事。”陳東退回班列。

剛才說話的其餘大臣,包括朱銘在內,也紛紛退回去站好。

朱國祥說:“西夏使者已抵京多日,宣他們上殿!”

“宣西夏使者上殿!”

“宣西夏使者上殿!”

“……”

一聲接一聲傳出,鴻臚寺官員領著西夏正副使者,以及使節團裡的文職人員覲見。

李仁禮率使節團長揖而拜:“大夏國舒王李仁禮,奉大夏皇帝令出使大明國,拜見大明國皇帝陛下、大明國太子殿下。吾代表大夏國皇帝,問候明國皇帝與太子身體安康。”

朱國祥露出微笑:“免禮,也代朕向西夏國主問好。”

“謝明國皇帝陛下!”李仁禮說完站直身體。

曹昌庸開始念禮單:“大夏皇帝聽聞大明皇帝建國稱帝,特贈送大明皇帝寶刀一口、良弓一副、佛經十卷、駿馬三十匹、白瓷五十件……”

朱國祥點頭說:“著令禮部選定回贈國禮。”

“遵旨!”禮部尚書孟昭出列。

李仁禮又說:“西夏與中國,皆禮儀之邦,我國皇帝陛下,希望與大明國皇帝永結邦交友誼。”

北宋和遼國,一直在爭“中國”名號。

而西夏不論出使哪邊,都經常稱對方為“中國”。

甚至有西夏文官,在麵對西域使者時,還會自稱西夏為“中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