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6【活字印刷】(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588 字 2023-05-05




朱銘依舊擔任太學正,同時兼管國子監書庫。

這個任命,沒有掀起什麽動靜,一個負責印書的小官而已。

但在國子監內部,還是招來很多人的不爽。

因為書庫官油水足啊,有權把國子監的學官,全部招來校對、刪改書籍,略施手段就能把學官們搞得欲仙欲死。

崇文院、秘書省、司天監等部門,雖然也有印刷事務,但他們隻印刷本職書籍。

整個朝廷的通用書籍和材料,全都交給國子監書庫印刷。比如各種公文範本、工作報告,那都是先印好的,官員隻需填上關鍵內容即可。

此外,還要印一些書籍,發行到民間賺取外快。

日印刷量,已達到一萬多張,隨便貪點都夠吃的。

朱銘在太學轉了一圈,便騎馬前往國子監上任。

之前的書庫官,已經被調走了,但並不耽誤工作,因為日常事務都是主簿在安排。

國子監書庫主簿叫黃藹,從九品小官而已,他帶著幾個吏員前來迎接,點頭哈腰主動為朱銘牽馬。

朱銘簡單問了眾人的名字,便說:“都去忙吧,莫要耽誤工作,黃主簿跟我來。”

吏員們很快散去,黃藹跟著朱銘進辦公室。

“此間事務,一切照舊,”朱銘先出言安撫,又說,“把書庫公文都搬來,我先了解一下。”

“是!”黃藹立即照辦。

公文搬來之後,黃藹站在旁邊聽候指示。

朱銘一邊看文件,一邊詢問情況,先了解國子監書庫的整體框架和工作流程。

這裏的賬目,比白崇彥那邊清晰得多。

肯定是能對上的,隻不過,原料采購價錢,還有對外銷售收入,肯定有各種回扣空間。

朱銘皺眉說:“國子監書庫也有公用庫錢(小金庫)?”

黃藹說道:“每年四五千貫,按照慣例,書庫官可以拿走一半。”

果然油水豐厚啊,能公然挪用的資金,每年就超過兩千貫,還有其他灰色收入。

朱銘問道:“公用庫裏還剩多少?”

黃藹說道:“今年已過去九個多月,前任書庫官多次支取,公用庫裏還剩一千多貫。”

朱銘吩咐:“那就支取一千貫來。”

“是。”黃藹以為朱銘要貪汙,瞬間感到放心,他就怕上司不貪。

朱銘拿了錢,帶著白勝騎馬便走,直奔北城區的萬壽觀而去。

王仔昔,目前正在萬壽觀裏煉不死藥。聽說朱銘來了,這廝親自出來迎接:“探花郎,真是稀客啊!”

“有件小事,需要叨擾真人。”朱銘說道。

王仔昔笑道:“儘管說來,貧道一定幫忙。”

朱銘說:“我需要三十斤鉛、二十斤錫、五斤連錫,別處都不好買,聽說真人這裏有。”

王仔昔道:“貧道這裏鉛管夠,別的卻沒有。錫好像城內就有售,可到打碗的鋪子找找。至於連錫,恐怕要到洛陽去尋。”

“那就請真人售出三十斤鉛。”朱銘說道。

王仔昔慷慨一笑:“提錢作甚?三十斤鉛而已。”

這廝對太監態度惡劣,也對林靈素極為敵視,卻對朱家父子印象頗佳。

一分錢沒花,三十斤鉛到手。

朱銘又騎馬去打碗鋪子,不但買到了錫,而且還買到了銻。

當然,隻能少量購買,用來做實驗而已。

真要大規模鑄造活字,還得讓外地礦監供貨。最近的是洛陽阜財監,那裏在鑄造銅錢,鉛活字的原材料,恰好也是鑄造銅錢的材料。

朱銘又利用手中權力,征召了幾個銀匠。

借用銀鋪裏的小爐子,實驗鉛活字的最佳配比。

先隨便搞個比例:鉛80%、錫19%、銻1%。

第一爐煉出,倒進模具當中,鑄造出20枚活字,觀察其冷卻後變形情況。再讓銀匠隨便雕刻花紋,略微加熱,或者扔進冰塊,然後當做印章蓋下,仔細觀察變形情況。

最費錢的便是冰塊,從康國公府弄來。

兩天煉一爐,每次都調整配比。

還要詢問銀匠的感受,哪種活字刻起來最順手。

一直搗鼓了四十多天,都已經入冬了,朱銘通過各種實驗數據,對比之後基本確定鉛活字配方。

然後,直接給皇帝寫密奏,請求洛陽阜財監幫忙鑄造活字。

不用把原材料調來東京,直接將規格發過去,讓阜財監把活字鑄造出來。反正那裏經常停工(缺銅),鉛錫銻卻綽綽有餘,而且爐子、工匠都不缺,活字模具能輕鬆製作。

大雪封路之前,第一批三萬枚活字,悉數運抵國子監書庫。

全是白板,沒刻字的。

而且鑄造得非常敷衍,純粹就是糊弄了事兒,朱銘還得讓刻字工細致打磨。

在這期間,朱銘也沒閒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