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為民請命】(1 / 2)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鈞 1704 字 2023-05-26




朱銘回到洋州,沒有驚動官員,而是直接住到閔家。

他把閔子順的家書帶到,閔文蔚聞訊立即下山,飛快來到兄弟家裡。他經常自稱是朱銘的老師,此刻卻又恭敬無比:“洋州書院閔文蔚,拜見朱太守!”

“山長何須多禮,快坐下說話。”朱銘裝模作樣攙扶。

閔文蔚坐下之後,還在拍馬屁:“朱太守天資卓絕,當初隻看第一眼,老朽便篤定太守必為宰輔之才!”

跟這人瞎雞兒扯半天,朱銘問道:“黃潛善在洋州城裡?”

閔文蔚屏退奴仆,隻留下自家兄弟,低聲說:“一直都在。修棧道的民夫作亂,他雖帶兵過來剿賊,還說要親自坐鎮,其實連州城都不敢出,真正領兵平亂的是洋州知州。此人剿賊不行,橫征暴斂卻拿手得很!”

“聽說前陣子,他還跟高運判吵起來了。”閔子順的父親說。

朱銘問道:“高運判此人如何?”

閔文蔚道:“高運判雖然也趁著剿匪聚斂錢財,但畢竟還有些分寸。黃潛善卻全然不顧百姓死活,勒令洋州三縣加征雜稅。修棧道時已加了一次,平亂時又加了一次,現在居然還要加稅!”

朱銘又問:“富戶加稅幾何,小民加稅幾何?”

閔文蔚道:“按照糧賦、茶課、金課、酒課、醋課征稅,每次征收,都與正課一般無二。”

好吧,黃潛善並不針對底層平民,在苛捐雜稅這件事上,人家對所有百姓都一視同仁。就連城裡的商人,也被強征了好幾遍。

再這麼搞下去估計洋州四大家族都想造反了。

“廂軍沒有出動?”朱銘再問。

閔文蔚說:“出動廂軍,就得驚動朝廷,利州路官員哪敢啊?平亂之兵,都是臨時招募的鄉兵和弓手。這些士卒現在也頗為淒慘,平亂之後被帶去修棧道。而且糧餉也多遭克扣,若是一直如此,隻需再有一兩個月,數千鄉兵和弓手也得造反!”

“棧道修得怎樣了?”朱銘問道。

“差不多已修完了,但那黃潛善就是賴著不走,似乎還想在過年以前加征一筆。”閔文蔚道。

朱銘驚訝道:“他瘋了吧?”

閔文蔚道:“就是瘋了,征稅征上了癮,否則高運判跟他吵架作甚?利州路的賦稅,這些年就是高運判在負責,他知道再征下去必定又會激起民變。”

黃潛善是王黼的黨羽,勉強可以算作鄭黨,但跟鄭居中關係不大。

正所謂,我黨羽的黨羽,不是我的黨羽。

朱銘懶得上疏彈劾此人,一來會得罪鄭居中和王黼,二來也沒有彈劾的必要。這種大貪官大奸臣,最好趕緊高升,給大宋朝廷踩他兩腳油門。

雖然不彈劾,但苦頭還是要讓他吃的。

朱銘說道:“這種人不必慣著,聯絡城內外百姓,將他臨時下榻的地方團團圍住,最好能打死他幾個親隨。”

“這……這恐怕不好吧。”閔文蔚有些害怕。

朱銘說道:“放心,我來負責收場。黃潛善連州城都不敢出,必然膽子小得很。對付這種人,你越軟弱,他就越得寸進尺。你強硬起來,他就被嚇退了。他壓著民亂隱瞞不報,若再起民亂,他哪敢上報朝廷?秋後算賬也不可能,負責征稅的是高運判,他一個提刑使能乾啥?他修好了棧道不遣散士卒,就是不想放棄權利。一旦解散士卒,他就沒機會橫征暴斂了。”

鄭家的宅子在城裡,朱銘暫時不想露麵,於是就住在鄉下的閔家。

閔文蔚召集族中兄弟商議,大家都覺得該秀一秀肌肉。於是又去跟其他幾個家族商議,甚至串聯城內外商賈,李家又跑去聯絡鄉兵和弓手。

如此大規模密謀,很快就泄露消息,普通民眾也想要入夥。

利州路運判高景山聽到動靜,嚇得連忙騎馬回城,直奔黃潛善的臨時住所:“黃憲司,你乾出好大事情,城內城外皆欲鼓噪作亂了”

黃潛善住在荊湖會館裡,他自知橫征暴斂太招人恨,平時甚至不敢踏出會館。聽聞此言,黃潛善居然還能保持鎮定,笑著說:“高大判又來危言聳聽,數千鄉兵和弓手便駐紮在黃金峽,哪個刁民吃了熊心豹子膽敢作亂?”

高景山怒火中燒,直接吼道:“一旦激起民亂,那些鄉兵和弓手,恐怕會衝在最前麵!”

黃潛善疑惑道:“俺又不薄待他們,這些丘八亂個什麼?”

高景山說:“伱讓知州帶兵,卻讓勸農副使勾管錢糧。那武臣能信得過嗎?軍餉早就被克扣了,現在黃金峽那邊全是怨兵!”

提刑使經常兼任勸農使,下麵還有個勸農副使,也是隸屬於提點刑獄司。勸農副使最初由文臣擔任,真宗年間改為選用武臣其實基本沒啥權力,也就在邊疆路分可以參與軍田事務。

黃潛善趁著轉運使被貶,瘋狂侵占地方大權,他又沒啥心腹可用,竟然讓一個武臣幫自己掌管軍糧。

武臣勸農副使,平時沒啥油水,還不趁機多撈點?

黃潛善當然知道克扣事,但不知道克扣的程度。此刻終於有些慌了,問道:“士卒真欲作亂?”

高景山說:“他們辛苦把棧道修好,還摔死十多個,糧餉卻被克扣,你說他們心裡好受嗎?若非我與胡知州壓著,又從州衙調了些錢糧過去,恐怕早就造反了!”

黃潛善左思右想,說道:“既然棧道已經修好,那便遣散士卒吧。”

高景山反問:“閣下說遣散便能遣散嗎?他們還有糧餉未領,就算不補齊欠餉,好歹也得給回家的盤纏!”

黃潛善說:“便給錢財二百貫、糧食五百石。”

高景山氣得怒吼:“這些錢糧,每人隻能分到幾十文錢、十多斤糧,你是在打發叫花子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