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馬屁(1 / 2)







“僅僅兩劑,患兒就徹底轉危為安!”

從留觀室出來,高寶文相當感慨的對雲珩道。

作為急診科主任,患兒就在急診科,患兒的情況高寶文是一直都關注的。

雲珩等人不可能隨時候在患兒邊上,注意患兒的情況,可急診科這邊卻要時時注意,沒什麽大的變故,他們自然不需要通知雲珩。

昨天第一劑藥快用完的時候,患兒的痙攣和抽搐就有所減輕,但是還不明顯,可等第二劑藥用了三分之一,也就是昨天晚上醫生查房的時候,患兒的情況已經明顯轉好了。

今天早上,患兒的精神狀態都已經趨於正常了。

兩劑藥用完,患兒已經徹底轉危為安,脫離了危險了。

前天患兒來醫院的時候還是大危之兆,可兩劑藥用完,患兒卻徹底脫離了危險,這讓在急診乾了近三十年的高寶文都覺的有點難以置信。

“越是急症,危症,有時候效果其實才越發明顯。”

黨思平道:“自古至今,在現代醫學還沒有出現之前,中醫治療的急診其實要更多一些的,特別是貧苦人家,瞧不起病,有病都是能拖就拖,小病拖大病,大病拖危病,往往找到郎中的時候,病情都是萬分危急了。”

“黨醫生這麽一說,確實也合情合理。”

高寶文笑著道:“我是二十多年前就進的急診科,那個時候的交平縣交通還相當不方便,我們縣醫院的醫生也時常下鄉,在一些鄉鎮,不少患者都是小病拖大病,大病拖危證,更何況現代醫學興起之前。”

之前高寶文是沒往這方麵考慮,對中醫的認識也都是人雲亦雲,什麽中醫見效慢,中醫隻能治療慢性病,中醫是混子。

可細細想來,在現代醫學興起之前,那個時候人們的溫飽都是問題,多少人吃不起飯,更何況看病了。

高寶文作為縣級醫院的急診科醫生,他是能理解也能體會到當時的情況的,二三十年前的交平縣多少人都是有病了扛著,舍不得去診所,舍不得看醫生。

那個時候很多家庭都是自備土黴素、安乃近,拉肚子發燒都是自己用藥,實在不行了才去醫院看病,那個時候哪怕是縣級醫院,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進不起的門檻。

“很多人對中醫都有誤解,覺的危急病症,中醫的手段好像插不上手,現代醫學的氣管切開、輸血、外科手術,抗感染等手段要比中醫的方法快,效果好,其實都是不了解中醫的外行自己的看法。”

雲珩平淡的道:“其實中醫在急診方麵是非常擅長的,甚至可以說具有優勢,中醫通過辯證論治,鼻飼中藥、灌腸、針刺、艾灸等治療手段相當有效,葛洪的《肘後備急方》裏麵甚至有導尿和早期的心肺複蘇等急救手段。”

“一般來說,危重患者,大都有多臟器功能不全,如重症感染、休克、合並腎功能不全、腸胃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等很多並發症,麵對這種病症,單純的抗感染、利尿等手段其實是相當無力的,而中醫從整體考慮,多管齊下,對症用藥,往往效果反而出人意料。”

雲珩是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的,在學校學的是內科臨床,畢業之後因為模擬空間的緣故,雲珩進步最快的是中醫方麵,西醫內科臨床方麵反而落下了,可他上學的時候看書多,記得東西也多,西醫方麵臨床能力或許不行,可理論絕對是很紮實的。

在這大半年的坐診以及在模擬空間的練習中,雲珩能貼身的感受到中西醫之間的差距。

不能說孰強孰弱,而是針對不同的患者,中西醫都有著各自的優勢。

要是客觀的說,現代醫學在外科方麵優勢更大一些,而中醫在內科方麵則要更強。

中醫麵臨的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中醫能不能治病,能不能治療急症重症,而是中醫人才的匱乏。

中醫高手本就稀缺,而且已經垂垂老矣,新生代中醫醫生又大多受到了現代化教育和現代醫學思想的衝擊,思維模式和動手能力都太差了。

好中醫少,患者遇到的能看病的中醫少,自然而然地就造成了一種中醫無能的態勢。

“雲珩說的不錯。”

嶽少江也麵無表情的道:“很多人覺的中醫治療不了急症,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從現代醫學興起之後,中醫參與急診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大多數的中醫人自己都把自己當成了預備役。”

嶽少江的爺爺嶽安雲也是老一輩的中醫名家,在這一點上嶽少江的見識也要比林永剛等一些人強的多。

“無論什麽武器,都要看什麽人用了。”

譚高陽笑著道:“中醫也好,西醫也罷,都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同樣的東西到了不同的人手中,發揮的作用和威力也就不同,這次患兒能夠轉為為安,隻能說雲醫生水平高超,以患兒當時的情況,無論中醫西醫,換個人來,現在什麽情況就很難說了。”

“是啊,還是班長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