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雲醫生高鐵義診(2 / 2)







有目標,才有動力。

一些人為了一時的出風頭,其實是願意私底下去下功夫的。

當然,成功很難,不能成功的話,這種性格就很慘。

“中醫診脈很講究,大家都知道,中醫的脈象有很多種,診脈的時候寧心靜氣,醫生是根據自己的呼吸來判斷患者的脈搏的,所以往往有一息幾數的說法。”

雲珩一邊觀察著中年人,一邊講解。

學生們都靜靜的聽著。

以的脈診聽上去簡單,但是確實有門檻的,正如晉安平對晉世傑說的,如果一個人三個月還不能切診入門,那麽這個人基本上一輩子也就不可能學會切診了。

很多人之所以不理解中醫,是因為對中醫了解不深。

醫學是很嚴謹的事情,畢竟關乎到人命。

所以在辯證的時候,醫生要非常的小心,非常的仔細,不能忽視任何的細節。

可同時,中醫又是一個不能具體去量化的醫學。

不像西醫,用數據就可以說明問題,什麽數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中醫在診斷的時候,靠的更多的是醫生的感覺和經驗。

就像是我們練車的時候,教練明明很是明白的告訴你,什麽地方給你劃了點,到時候你大概在那個點到了車窗多少公分的時候打方向。

可有的人就是判斷不準這個多少公分究竟是多少。

就說麵色,很明顯的麵色蠟黃、發白,大多數人都看的出來,可細小的變化一些人就看不出來。

看不出來的時候就覺得很難,其實就是不得其門。

還用開車來說,我們大多數人坐車的時候其實是不怎麽記路的,特別是路遠一些,哪怕坐的次數多,往往也記不住,可當你開車的時候,走兩回你就知道這條路怎麽走了,認路看的是什麽,依舊又是什麽。

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區別。

學中醫,一定要結合實際去學,以前大多數人學醫,都是先從學徒開始,抓藥、采藥、炮製,從打雜開始。

這個打雜過程,其實就是實踐的過程,先辨明藥理,同時記清歌訣,然後跟著老師傅學習。

而現在醫學院的教育模式是什麽,上課,背書,學理論,最多有一些實踐課,辨別一下藥材,這個辨別藥材還不是每個係都有的。

很多醫學生大學好幾年,藥材都不認識,脈象都沒摸過,進了醫院,機會就更少了,這種沒根基,思維都沒有定下來的醫學生,其實是很容易被帶偏的。

“來,胳膊放上麵。”

雲珩一邊給學生們講解,一邊觀察男人,然後讓男人把胳膊放在小桌板上,伸手給男人摸脈。

“脈象,是指脈搏的快慢、強弱、深淺的情況.......”

雲珩一邊給中年男人摸脈,一邊還對學弟學妹們說著:“脈象是中醫辨證的重要依據之一,所以在摸脈的時候,一定要準確,切記不要著急,不要心慌,凝神靜氣,不受外界乾擾,讓自己的心神沉浸進去,去感受患者的脈象。”

“我們自己要呼吸平穩,節奏均勻.......”

“雲珩學長,您為什麽能一邊摸脈一邊說話,不受乾擾嗎?”

有學弟問道。

“很多東西其實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

雲珩解釋道:“對於初學者來說,最難的就是容易受乾擾,自己也不能判斷節奏,但是隨著臨床實踐,自己就能慢慢的摸索出規律。”

“就像是我們學習打字一樣,最初小心翼翼的,看著鍵盤,看著電腦也總是找不到鍵,可時間長了,哪怕你閉上眼睛,不看鍵盤,也能準確的打出你想要的字。”

說著雲珩又叮囑道:“隻不過治病畢竟和打字不一樣,錯了難以挽回,所以還是要小心謹慎,在實際的臨床中四診合參,要是出現矛盾,可以再次切脈,確認自己之前的診斷是不是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