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乾脆來個競爭(1 / 2)

鏖戰銀河 華雄 1124 字 3個月前






渦扇六,是給殲九配套的,也是6601研究所下屬的發動機單位最看重的一款,對他們來說,渦扇六必須成功,耗費了國家大量的經費,這個項目怎麽能失敗?

所以,為此,他們放棄了斯貝,本來國家打算把斯貝交給他們仿製的,但是他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所以才把斯貝推給了4430廠,本來以為可以這樣就能一門心思地研製渦扇六,但是,現在的情況,卻相當不樂觀。

渦扇六,是給殲九配套的,但是現在,殲九呢?

殲九項目,並沒有下馬,但是,幾乎是全部陷入停頓狀態了。

這當然是和6611研究所有關係的,國家把殲九的研製任務,交給了6611研究所,讓他們來完成這個項目,而渦扇六,就是殲九計劃中配套的發動機,但是現在,6611研究所在乾什麽?他們在測繪,仿製生產一款更新的戰機,這款戰機和殲九的外形有些類似,但是性能指標卻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這款戰機在研製之初,就已經確定下來了,使用斯貝發動機!

沒錯,就是斯貝,如果說改型的這款戰機,使用渦扇六的話,那他們還可以放心繼續搞下去,但是現在,對方卻選擇了斯貝,一發定兩型,除了6611所的新殲,連6601所的新殲,也都確定使用斯貝,這樣的話,那渦扇六,不就沒有裝機對象了嗎?

國內的發動機研製,和國外是不同的。

國外是先預研,研製出核心機來,然後,在核心機的基礎上進行配套,比如加個大的外涵道,就可以配給客機,加上小涵道,就可以配給戰鬥機,等等,這樣,可以有多種的型號出現。

但是國內不同,國內是先立項,決定要研製一款戰機,然後再確定它配套的發動機,這其實是違反了戰機研製的規律的,因為發動機的研製難度,要遠遠地超過戰機的研製,這樣就會出現戰機項目進展順利,但是發動機卻跟不上進度,就這樣,整個項目就被不斷地拖累,曆史上的猛龍,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後來三姨夫救急,猛龍能不能入役,都是未知的。

而現在,殲九眼看就要不了了之了,那渦扇六怎麽辦?這些人當然著急了,這一著急,就有人開始想辦法了。

整個新殲的推動者,並不是空軍,背後,是秦觀,所以,就需要來找秦觀,秦觀總經理,肯定是不知道己方的渦扇六,己方的發動機的性能,比斯貝要好得多,用渦扇六,肯定能夠讓新殲的整體性能有飛躍!

現在,看著秦觀總是打馬虎眼,他們不由得著急了,提出了最直接的問題,我們的渦扇六,要給新殲配套!

看著秦觀楞了一下,對方繼續說道:“秦總,斯貝發動機的推力太小了,現在才九十多千牛,根本就不能滿足新殲的需要,我們的渦扇六,現在已經足足能夠提供120千牛以上的動力了,完全可以賦予新殲強悍的動力,還是用我的吧,我們保證會完成配套任務的。”

秦觀在心中是感歎的,是啊,如果要直接就有120千牛的發動機,那我還在這裏抱著斯貝不放乾嘛。

但是,如果我要僅僅看這幾個指標,就選擇了渦扇六配套,那我才會做曆史的罪人啊!

秦觀的心中深知,自研發動機的不易,同時,看待問題,也學會了曆史唯物主義,用辯證的觀點來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