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市場的罪魁禍首啊,運輸得越多,運輸單價越低,破壞道路,縮短汽車壽命,沒有別的好處了。
秦觀對這個並不感冒,他看著後麵跟過來的幾輛車,說道:“好了,乾活兒吧,讓他們知道咱們的建設速度!”
說著,秦觀戴上了一個安全帽。
在海邊悠閒了那麽多天,現在也該工作起來了,他向著後麵喊道:“大家都要注意安全!”
在這裏,皮卡是很流行的,工作車輛也不少,現在,後麵的一輛拖車上,一輛挖掘機正在慢慢地開動下來。
挖掘機來乾嘛?
當然是鋪設光纖了。
基站架設起來了,基站之間是怎麽通信的?當然是利用光纖了。
在沒有光纖之前,電話都是在通信電纜中傳輸的,那粗粗的電纜,裏麵擁有很多根的電線,每一組通話,都需要用到其中的兩根線,要有一百組,就得兩百根,所以,越向交換機集結,電纜就越粗,在交換機的機房裏,有成千上萬根電纜,絕對是工程師們的噩夢。
而有了光纖之後,一切就改變了,一根細細的光纖,就能傳輸多少組的數據,那一根粗電纜,用一個細細的光纖就能解決了。
1976年,貝爾實驗室地下管道開通了世界上第一條光纖通信係統的試驗線路。采用一條擁有144個光纖的光纜以44.736mbps的速率傳輸信號,中繼距離為10km。采用的是多模光纖,光源用的是發光管led,波長是0.85微米的紅外光。
到了1977年,世界上第一條光纖通信係統在鷹國投入商用,速率為45mb/s。
兩年之後,國內也自主研發了第一根實用光纖,趙老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
到了1980年,多模光纖通信係統商用化,速率達到了140mb/s。
而現在,在基站之間傳輸信息,用光纖是最快捷高效的了。
想要埋設光纖,那就需要挖溝,埋到地下了,好在這一段都是最鬆軟的泥土,挖掘機下去,就可以鏟開一條溝。
同時,也不需要太深,隻要挖下去幾十厘米,鋪設下光纖去,然後蓋上土,這就足夠了。
反正這裏也不會動什麽工程,同時,工期很緊。
卡爾和秦觀商議了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催促秦觀趕緊動手,畢竟,他隻有三天的時間了,周五的時候,就要和索羅的項目去比較了,這是絕對不能輸的,為此,卡爾不得不出了一個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