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觀的帶領下,他們來到了一輛剛剛下線的坦克上,可以看到,這輛坦克的炮管,明顯更長了。
說炮管的長度,專業的說法就是倍徑,炮管長度是口徑的多少倍,這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炮管越長,那發射藥作用的時間也就越長,當高溫高壓的燃氣從炮口噴出去的時候,能量就都損失掉了。
所以,增加了炮管的長度,就能增加炮彈出去的速度,對於穿甲彈來說,速度就是王道,速度越高,穿深就越高。
漢國最新研發的坦克炮,已經是55倍口徑了,繼續增加炮管的長度,會麵臨很多的難題,比如炮管自己受到重力作用的微小形變,需要炮塔轉動的功率更大,以及在樹林等地區,長炮管的不方便,等等。
而椰棗國能接受這個方案的另一個重要事實,就是炮管的壽命。
坦克炮的壽命並不長,如果用時間的積累來說的話,就是幾秒鍾,炮彈數量的話,就是幾百發。
坦克炮是高膛壓的,每一次發射,就是炮彈和炮管的一次蹂躪,還有發射藥的炙烤,所以,炮管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機械疲勞等等,哪怕是冶金技術最發達的漢斯國,他們的坦克炮的身管壽命也很難超過500發。至於熊國,由於技術落後,他們的坦克炮的身管壽命則還要低一半左右,在發射榴彈和破甲彈時壽命為300發,發射穿甲彈壽命則隻剩下200發了。
發射穿甲彈的時候,膛壓最高,壽命就最低,這和普通的榴彈炮幾千發的壽命相比,絕對是很短暫的。
時間很短,這是可以計算的,比如說,初速為1800米/秒,按照勻加速運動來說,炮彈在炮管裏的平均速度大約是900米每秒,火管身管長6米,炮彈在炮膛裏的時間是6除900米每秒。再乘上500發,這樣算下來,一根身管的使用壽命隻有大概不到4秒鍾時間。
所以,坦克炮看起來威風凜凜,實際上完全就屬於壓榨壽命一種的,超出壽命,當然可以使用,但是要承擔炮彈炸膛之類的風險的。這還是滑膛跑,線膛炮就更不行了,打上幾百發,炮管內的膛線就磨平了,再開火的話,精度就沒法保證了。
這些年的高強度的戰爭中,椰棗國坦克部隊裏麵裝備的79坦克屬於精英,所以,使用的頻率很高,數年的時間裏,坦克炮大部分都已經到達壽命了,這次乾脆趁著升級的機會,將坦克炮也一同升級了,自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增加炮管長度,改進穿甲彈,雖然沒有使用貧鈾穿甲彈,擊毀目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果無法擊毀,那就再靠近一些嘛,畢竟,鷹國貧鈾裝甲的強悍,是全世界公知的。
現在,大家都在圍著這輛坦克仔細研究,椰棗國的79坦克,是椰棗國最強悍的地麵武器,是由總統的親衛部隊裝備的,所以,花錢升級,也是在所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