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被本家保長算計(2 / 2)







曾經的金振國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位及人臣,儘享榮華富貴。</P>

可如今,這終極夢想已徹底破滅。</P>

心灰意冷的他,開始與一群富裕的地主子弟為伍,終日沉迷於提籠架鳥、鬥雞遛狗、賭博抽大煙等不良嗜好之中。</P>

他試圖用這些放縱的行為來麻痹自己,忘卻那無法實現的抱負和理想。</P>

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始終無法釋懷,每每夜深人靜時,心中總會湧起無儘的痛苦和悔恨。</P>

他懷念起曾經刻苦攻讀的時光,那時的他充滿了激情和希望,而如今的自己卻在虛度光陰,迷失了方向。</P>

常言說得好:吃喝嫖賭抽,最為敗家的就是抽!</P>

幾年下來,金振國把幾畝上好的水田、十幾畝旱地都抽進去了,把三間三進三出的青磚大瓦房變成了三間土坯茅草房。</P>

一個曾經非常殷實的小康地主之家變成了貧窮的破落戶,成了和平鄉金家大地主世家的反麵典型。</P>

農村有句俗語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P>

當小姨出生以後,僅憑幾十畝坡的出產養活全的金振國麵對三個孩子的吃飯得到問題,就顯得更加捉襟見肘了。</P>

眼見侄兒金振國這樣不成器,把一個好端端的日子過得這麼恓惶。</P>

身為族長和保長的金老六,正在為完成不了金家保征兵任務而犯愁的他不禁眼前一亮。</P>

前兩輪征兵,他送出了半傻子金二狗和長工張長貴的兒子,結果是金二狗因智力問題被退兵。</P>

張長貴的兒子中途跑了,當了逃兵;第二次從家族祠堂基金裡出十個袁大頭銀元糊弄了過去。</P>

在民國時期,基層的治理仍然實行“保甲製度”。有一個順口溜是這樣描述“保甲製度”的:</P>

養個兒子是老蔣的,</P>

打下糧食是保長的。</P>

當鄉長樓瓦雪片,</P>

當保長置莊買田,</P>

當甲長不缺油鹽。</P>

保長是一個在曆史的片段裡,最具諷刺意義的角色。</P>

他看起來是個村莊的管理者,又居住在村莊裡。他的所作所為,特彆是凶神惡煞的那一麵,都被村莊的人們記憶著。</P>

民謠說“打下糧食是保長的”!</P>

在農業文明時代,誰弄走了農民的糧食,誰就是農民的敵人。</P>

農民種地給地主家交租子,地主家交皇糧。後來攤丁入畝,讓人口也成為繳納皇糧的一個因素,農民的負擔就加大了。</P>

有保長的時候,也有鄉長。那個時候的鄉很小,也就是管理著四五個保長。</P>

每個鄉都有鄉長副鄉長,都要在管轄的四五個保裡搜刮錢財,就把村莊搜刮得很窮很窮。</P>

民謠說”當鄉長樓瓦雪片“!</P>

不是羨慕鄉長有一座青磚臥頂的四合院,而是仇恨鄉長的雪片瓦房,是搜刮的錢財蓋起來的。</P>

在老日子裡,一個農民終其一生,也蓋不起來三間瓦房。村莊的農民仇恨鄉長的雪片瓦房,實屬正常的民間心理。</P>

鄉長下邊是保長。保長也不是吃素的,他也要在一個保裡搜刮一些錢財,讓自己過得比村莊的人好得很多。</P>

民謠說”當保長置莊買田“ ,也就等於說保長比鄉長低了一個檔次。</P>

保長下邊,村莊還有一個最底層的官員,就是甲長。一個甲長,隻管理十戶人家,可供搜刮的錢財是有限度的。民謠說:當甲長不缺油鹽!也是很準確的。</P>

村莊裡的人家,沒有油鹽的日子,是很多的。特彆是鹽,在老日子裡,是相當缺乏的生活物資。有鹽吃,也就是很好的日子。</P>

據說在鹽稀缺的年月,來了客人有一盤特殊的菜。在一個小碗裡放一點鹽,兌上水,讓鹽化開,再丟一些乾淨的小紅石頭進去。</P>

客人筷子夾起紅石頭放進嘴裡唆唆,把紅石頭丟進碗裡,停一會兒再夾起紅石頭唆唆。當了甲長,不愁油鹽,也就不會唆鹽水石頭了。</P>

一個甲十戶人家,一個保管理十個甲,也就是一百戶人家。一個鄉管理著四五個保,也就是四五百戶人家。</P>

保長管轄一百戶,就置莊買田。甲長管轄十戶,就不缺油鹽。村莊人們受盤剝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P>

自古就有“不狡不奸,彆想當官”的說法。</P>

彆看一個金老六一個小小的保長,能把上級鄉長糊弄住,還能把手下一幫甲長、村民擺平,那還是需要相當手段的!</P>

特彆是一幫村民,曲裡拐彎的都是親戚,能把一碗水端平,贏得四裡八鄉的尊重實屬不易。</P>

比如說在征兵這件事情上,和平年代自然輕鬆,不在話下。</P>

但是到了 三十年代以來,一會兒要征兵對陝南、川北的張國燾、徐向前的部隊進行“剿匪”。一會兒要被張學良、楊虎城的17軍征兵攻打陝北紅軍,簡直是不勝其煩!</P>

都是金家子弟,讓誰去都會被七大姑八大姨的找上門來臭罵!即使征兵成功了,單就軍屬安撫一項就更是讓金老六大費腦筋。</P>

鄉長王二麻子已經警告過他了,這次必須有一名金家直屬弟子參軍!否則,作為鄉長和保長的他們都要被上峰問責,甚至軍法重事!</P>

想來想去,金老六就把主意打到了他已經去世的三哥的兒子,侄兒金振國的頭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