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強渡黃河到宜川(上)(1 / 2)







馬車緩緩地停在了一座院子前。</P>

這裡看上去有些破舊不堪,隻有五個破爛的窯洞並排而立。</P>

金振國和他的三個同伴被摘下眼罩,他們透過那扇緊閉且遮蔽嚴密的門窗縫隙向內窺視。</P>

微弱的燈光下,窯洞內部顯得有些昏暗,但可以看到身穿八路軍製服的工作人員忙碌穿梭,一切顯得繁忙而井然有序。</P>

由於要躲避日軍敵機的狂轟濫炸,無論是八路軍的指揮部還是兵營,夜晚都實行了嚴格的燈火管製措施。</P>

車夫進入院內通報之後,一位腰纏武裝帶、英姿颯爽的八路軍女戰士邁著矯健的步伐走了出來。</P>

她來到金振國麵前,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金長官好!您一路辛苦了,我們已在此恭候多時!”</P>

金振國迅速回敬了一個軍禮,並從懷中取出公文包緊緊握在手中。</P>

他神情嚴肅地說道:“請務必儘快將這份重要情報傳遞給衛立煌總司令!這關係到戰局的發展和無數將士們的生命安危。”</P>

女戰士鄭重地點頭回應,表示一定會完成任務。眼神堅定而充滿使命感。</P>

金振國心中湧起一股信任與期待之情。這份情報承載著希望與責任,他相信這位勇敢的女戰士定能不負所托,將情報傳達到目的地。</P>

“好的!我們的領導早已經做好了安排,金長官先請進屋休息,一邊吃飯一邊等我們的消息吧。”女兵利索的接過公文包,走進辦公窯洞。</P>

一位廚師模樣的人把他們請進了距離窯洞兩百多米遠的一個簡易窩棚裡。在那裡,八路軍早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地道的山西刀削麵。</P>

窩棚內空間不大,但卻收拾得十分整潔。幾張破舊的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桌上擺放著幾碗熱氣騰騰的刀削麵,散發著誘人的香氣。</P>

廚師模樣的人熱情地招呼著他們坐下。不大一會兒,熱氣騰騰的刀削麵就端在了金振國他們四人和馬車夫的麵前。</P>

金振國感激地接過麵條,他已經很久沒有嘗到這麼地道的味道了......</P>

就在這時,一名八路軍戰士走了進來,遞給金振國一張紙條。金振國打開一看,上麵是第一戰區司令部的回電。</P>

隻見上麵寫著:“情報收悉。辛苦!儘快將'條山‘布防圖速速帶回,即令!”</P>

金振國心中一緊,知道接下來的任務將會更加艱巨。因為,電報不可能把地圖的內容發過去。</P>

看來,要想將鬼子詳細描繪出來的“中條山布防圖”成功送到五百公裡之外、黃河彼岸的潼關,無疑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啊!</P>

“可惡!究竟是哪個雜種下達的這個命令的?這不是要我們的老命嘛!”原本以為隻要將情報傳遞出去就算大功告成的李二蛋,此時氣急敗壞地破口大罵起來。</P>

是啊,光想想這個任務就讓人毛骨悚然!到底該如何穿越日軍和偽軍層層封鎖的占領區呢?又該怎樣渡過黃河呢?</P>

“說得倒容易,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劉樹根抱怨道。</P>

“要是我們也能像王雪鬆那樣用鴿子來傳遞消息就好了!”李二蛋似乎從王雪鬆利用鴿子傳信一事得到了靈感,幽幽地說道。</P>

“你這家夥是怎麼想的?這麼大的一張地圖,起碼也有兩斤重吧!你覺得信鴿還飛得起來嗎?除非你能夠訓練出一隻會送信的老鷹才行!”陳茂德的一番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P>

“我跟你們講一哈嘛!你們每個人抱著一個‘洪筒子’,然後遊過河去嘛!”抱著一根長長的趕車鞭子,蹲在窩棚的角落裡一直沉默不語的車把式終於開口說話了。</P>

“老哥,什麼是‘洪筒子’啊?”陳茂德十分好奇地問道。</P>

“我才 20 歲呢,你才是老哥好吧!”聽到三十多歲的陳茂德竟然稱呼自己為老哥,年輕的車把式頓時火冒三丈。</P>

要知道,生活在黃土高原和黃河邊上的人們,因為常年遭受強烈的日曬和刺骨的河風侵蝕,他們的外貌往往比實際年齡顯得蒼老許多。</P>

金振國意識到車把式生氣了,隻能責怪陳茂德有眼不識泰山!於是他趕緊走過去賠禮道歉並解釋一番。</P>

所謂的“洪筒”,其實就是一種在黃河上廣泛流行的小型泅渡工具。</P>

在古代以及近代的陝北黃河段,除了常見的大木船之外,還曾經使用過這種小巧玲瓏的“洪筒”,它為單人泅渡帶來了極大的便利。</P>

那麼,什麼是“洪筒”呢?</P>

簡單來說,就是將宰殺後的羊或牛皮整個兒地褪下來。</P>

然後,經過脫毛處理,再向裡麵吹氣使其膨脹,並灌入少量的清油、食鹽和冷水,最後將頭、尾以及四肢緊緊紮住。待晾曬乾燥之後,便可以下水使用了。</P>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省去了使用木船所帶來的諸多繁瑣,而且還省力、省錢又省心。</P>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如果將多個“洪筒”捆綁在一個木架子上,並添加木製的船槳,就能夠製作成一種皮筏(也叫排子)。</P>

這樣一來,皮筏的載重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可以用於短途的人員和貨物運輸。</P>

不過,這種皮筏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隻能順著水流向下行駛。</P>

因此被人們戲稱為“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這句話形象地描繪出了皮筏在順流和逆流時的不同狀態,也反映了當時黃河水上交通的獨特風貌。</P>

經過兩天的休整之後,他們在八路軍的協助下,成功尋得了 12 隻“洪筒”。</P>

幸運的是,這裡地處呂梁山區,木材資源相當豐富。</P>

在經驗豐富的車把式宋海娃的悉心指導下,他們巧妙地運用鞣製過的羊筋,將“洪筒”緊緊地捆縛在數塊木板之上,一個簡單而實用的羊皮筏子就此誕生。</P>

倘若一切順利,這段長達一百公裡的水路漂流之旅預計需要一天多的時間就能完成。</P>

然而,如果他們在渡過黃河之後決定選擇陸路前行,那麼按照每天最多行走五十公裡的速度來計算,這將需要耗費整整三天的時間。</P>

因此,為了節省時間和力氣,金振國、陳茂德還有李二蛋這三個從小就在漢江邊長大的野孩子,自然而然地選擇了走水路。</P>

至於那個不會遊泳的“旱鴨子”劉樹根嘛,有他們三個“浪裡白條”在,那當然也不成問題啦!</P>

今年夏天,對位於黃河兩岸的陝西省和山西省來說,可是遭遇到了十分嚴重的乾旱天氣。</P>

黃河的水量比往年少了許多,河麵也隻有平時的三分之一那麼寬而已。</P>

為了不引起鬼子的注意,金振國決定選擇在晚上,臨近三交鎮的一處水域麵積很大,水勢很緩的地方下河。</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