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折騰(1 / 2)





日頭西墜,楊氏扛著鋤頭回了家,一推開院門,便瞧見大半個院子擺滿了一個個黑不溜秋的圓東西,湊近一看,這些圓東西還穿了若乾上下貫通的孔眼。

賀斬從柴房走出來,手上抱了捆木柴,楊氏上前拉住他,手指著麵前的圓東西問:“這些是什麽古怪玩意?”

“是蜂窩煤,與石煤木柴的用處差不多。”賀斬一邊在院中架起柴火,一邊將今日從宋回泠那兒學到的蜂窩煤用處和做法講與楊氏聽。

楊氏聽後,大為震撼:“回泠長的什麽伶俐腦袋,竟然能想出這麽稀奇的東西?”

見賀斬在蜂窩煤旁架起柴火,她又問:“那你這又是在做什麽?”

“燒火烘烤,讓蜂窩煤快些晾乾。”賀斬架好火後,用火折子點燃了木柴。

宋回泠聽見院中動靜,從廚房探出個頭,朝楊氏招招手:“娘,快收整收整,要吃飯了。”

楊氏嘴角咧起,露出一口白牙:“回泠,你做這麽多蜂窩煤是準備作何用啊?”

在楊氏看來,山上砍來的木柴足夠燒菜做飯了,石煤也隻是天寒地凍時買些來取暖用,蜂窩煤聽起來雖好,可感覺實用性也不高,還費錢。

宋回泠眼睛彎成兩道好看的月牙:“一會兒吃飯再細細與你們說。”

楊氏應了聲,心中卻略有不快,官家小姐果然不知尋常百姓疾苦,淨瞎揮霍錢。

她解下背上包袱,取出裏麵的水囊掛到院牆上,又拿出一副空碗筷涮洗,這兩日她出門都帶了滿滿一大碗剩飯,等到日中,剩飯就著清水,應付吃完,歇口氣兒,又接著乾活。

剛收整完,宋回泠便叫吃飯了。

一家三口圍坐在院子裏的石桌前,每人麵前都擺了碗湯粑,這是剛從鍋裏撈出來的。

楊氏拾起筷子,開動前疑惑問道:“回泠,年都過完許久了,怎麽突然想起做湯粑了?”

湯粑是黔中當地的特色小吃,通常是春節期間做來慶祝新年的,它是湯圓,但又略有不同。

做湯粑,先要將糯米麵和成麵團,而後揪下一小團,揉圓後用指腹捏成凹型,加入餡料,捏攏成餃子狀即可,講究的人家最後一步還會捏個好看的花邊。

餡料主要有富油和酥麻兩種,富油餡是用去掉蒙皮後的豬板油,一邊用菜刀剁,一邊加入核桃仁和花生,邊剁邊加,加完核桃仁和花生後,再慢慢加入白糖,剁到完全混合即可。

酥麻餡是用炒香後的酥麻子搗碎,加白芝麻、核桃碎、白糖後混合而成,到要包湯粑時,往裏麵加些清水攪拌成乾糊,用根筷子一挑,裹進捏成凹型的小麵團中。

宋回泠對楊氏抬抬手,輕笑道:“娘,你先嚐一個,再告訴我與你之前吃到的湯粑有何不同。”

楊氏不知道兒媳婦又想搗鼓些什麽,頓了頓,還是夾了個湯粑送入嘴中,賀斬也緊隨其後動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