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強勢競爭(1 / 2)

藏國 高月 4934 字 2個月前





:[]

十二月十二日,從雲州送來的八百裡快信終於抵達了長安,報信士兵直接將快報送到了雲朔都督府進奏院。

雲朔都督府進奏院和雲州進奏院是一班人馬,兩塊牌子,其他駐軍州也是一樣,比如甘涼都督府進奏院,同時也是涼州進奏院。

沒必要單獨給都督府設進奏院,太浪費了,也主要是長安地價太貴。

進奏院的官員一般都是身兼二職,如果是州府送來的奏折,當然是交給門下省白虎堂,如果是都督府送來的奏折或者快報,則交給樞密院。

朝廷在大明宮丹鳳門外修建了兩座占地頗大的建築,一座是白虎堂,另一座便是樞密院的外聯大堂。

這就像後世的政務大廳,各州的奏折直接交給白虎堂,各軍的奏報則送給樞密院的外聯大堂。

此時,長安已經被一場大雪覆蓋,全城上下銀裝素裹,眼看還有半個月就到新年,整個城內洋溢著節日的喜慶,各個店鋪的生意也是全年最好的時候。

這兩天,李鄴和高官們都在了解市場,不出李鄴所料,坊牆拆除後,越來越多的沿街店鋪開出來了,很多東市和西市的店鋪都搬了出來,比如西市賣酒的二十幾家店鋪全部搬到了東麵沿街。

還有牲畜的店鋪搬到了西城外,那邊建立了一個牲畜交易中心,占地很大,三十多家店鋪每家都有四五畝地,大量的豬、牛、羊、驢、騾、馬以及駱駝等等牲畜都在這裡交易,生意十分火爆。

原來在西市,受到場地限製,選擇餘地就少得多。

臨近新年,賣得最好的就是羊,一天要賣十幾萬隻,這還隻是私人賣牲畜,針對普通百姓。

相軍方、官方都有自己的貨物來源,數量更加龐大。

李鄴視察的西市,雖然很多店鋪搬走,但西市依舊熱鬨異常,李鄴和禦史台主官顏真卿走進了一家糧鋪,糧鋪內十分熱鬨,至少有三十餘人在買糧食,叫喊聲此起彼伏。

糧食是李鄴最關心的問題,每年冬天,長安糧價都要大漲,一方麵是外麵的糧食進不來,但更重要是控製糧食的權貴趁機漲價。

因為糧價暴漲,民怨沸騰,尤其軍隊軍心不穩,這可是要命的大事情,逼得唐朝統治者不得不遷往洛陽。

所以糧食從來就不是短缺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涉及到太多權貴利益。

但這並不是無解,一旦權貴們從彆的地方獲得豐厚利益,比如工商業,他們就會在糧價上放手。

宋朝就是這樣做的,放開工商業,使宋朝的工商業極為發達,糧食就由朝廷來做主了,占城稻才能引進來,糧價便宜,人口滋生超億。

這個道理李鄴也知道,他之前就和關隴貴族談過,長安鬥米不得超過八十文,這是他和朝廷能接受的底線,八十文他不動用常平倉,一旦突破八十文,常平倉就立刻放糧。

糧鋪的掌櫃認出了李鄴,嚇得他連忙出來行禮,“小民參見殿下!”

李鄴點點頭,“我就來隨便了解一下糧價,不影響你們做生意。”

旁邊顏真卿問道:“現在米價最高多少?”

“鬥米八十文,從月初到現在都是這個價,倒是小麥漲跌不等,現在每鬥小麥六十文,磨好的麵粉差不多六十五文。”

“彆的店鋪都一樣嗎?”李鄴又問道。

“都一樣!”

“那今年最便宜是多少錢一鬥?”

“三個月前,米價到六十文一鬥,這是今年最便宜的價格。”

“你們忙,我去看看彆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