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哪個是易青?(1 / 2)







下午再開會的時候,易青還準備縮在那個角落,結果被眼尖的王台長一眼給瞅見了,還沒等他坐下,就被人給“請”到了前麵。</P>

這是要把小爺攏在火上烤啊!</P>

屁股還沒等粘上椅子,易青就感覺到周圍飛過來一堆詫異的目光,立刻感覺頭皮發麻。</P>

唉~~~~~~~~</P>

眾人入場,還是一大幫人,端著茶水的,點著煙的,還有幾個婦女躲在最後排偷偷的打毛活,順便偷偷的交流心得。</P>

“王姐!你這個花是怎麼織出來的,也教教我唄!”</P>

易青耳朵靈,聽得清清楚楚,這會開著有什麼意思,嘴上說著集思廣益,可是到最後還不是領導怎麼說就怎麼乾。</P>

這麼一大幫人湊在一起唯一的作用就是,最後證明這件事是經過了民主討論,大家一致同意後才決定的。</P>

“安靜,都安靜一下,下麵咱們接著開會,還是請王台長來講話!”</P>

會議室內瞬間安靜下來,隻剩下喝茶時的吸溜吸溜聲,這水忒熱了。</P>

王台長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上午的時候,我已經~~~~~~~~~”</P>

又是長篇大論,易青聽著犯困,他實在是不能理解,京台辦個春晚,怎麼就能和國際形勢扯上關係,還以此為論點,大說特說的。</P>

沒個卵用,乾脆也就不聽了。</P>

他莫名其妙的被冠上了一個晚會策劃的職銜,哪怕是被抓壯丁,可既然都給抓住了,易青也就不想光是混個名頭,總歸要乾點兒什麼。</P>

如果讓他從無到有策劃一場晚會,而且是春晚這麼大的命題,易青肯定做不好,不過不要緊,他前世看過那麼多年春晚,一開始是期待著看,後來是邊罵邊看,可不管怎麼看,每年到了那個時候,身體就跟不受控製一樣,會老老實實的坐在電視機前,等著那幾個主持人蹦出來說上一聲:新年好!</P>

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哪怕最厲害的嘴炮,每年看過春晚之後,罵的再凶,可還是每年不落的看,事實上,看春晚已經成為了一種習俗,就跟過年貼春聯一樣,沒啥實際意義,可就是少不了。</P>

儘管後來對春晚存在各種爭議,甚至廢除春晚的聲音也不停息,可實際上春晚已經成為了一種民俗。</P>

每年除夕,全世界的華人都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關注中央電視台春晚。除夕,國內大多數家庭在家收視春晚。春節期間,海外華人春節集會,播放中央電視台春晚,或者它的錄像,往往成為了一個必然節目。</P>

春晚作為億萬中國人,華人華僑們共同矚目的電視節目,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曆史性巨變。</P>

比如當下,國人的生活水平僅處於剛剛解決溫飽水平的地步,尚無餘力去注重自身文化等其他方麵的提升。</P>

因而,春晚作為覆蓋麵最廣的電視節目,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間段內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隨著央視在1983年開啟這個項目,除夕之夜全家共同看春晚就成了一個必備的項目。</P>

從此之後,看春晚就成了春節的習俗之一,而且春節有著守歲的習俗,春晚就成了一家人守歲過程中的娛樂方式之一,並且一家人看春節聯歡晚會還能夠促進彼此之間的關係。</P>

隻是後來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開始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領域,春節假期就變得不僅僅是春節,還有假期。</P>

對於許多人而言,一些該有的拜年等春節活動還是可以有,但假期的放鬆特質也必須要有。</P>

而對於常年工作在一線的人而言,這個長假不僅僅是一起打打牌、擺擺龍門陣、看看春晚,更想要的是一種輕鬆自在的生活狀態,差異化的需求很顯然就分流了一部分春晚觀眾。</P>

除此之外,互聯網傳播的特性,也讓春晚依靠央視這種“從一到多”的傳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新生一代更願意參與其中,而不願意做一個被動的接受者。</P>

當然,從手機短信參與到後來的各種搖一搖、掃碼等方式,春晚節目組也是煞費苦心,但效果卻不甚理想。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傳統傳播渠道的影響力正在衰退。</P>

而另一方麵,經常會聽到有人說“今年的春晚不好看,年味越來越淡了”。</P>

這其中,固然有人們注意力轉移的因素,但春晚內容製作可能也是越來越不走心了。春節本來應該是一個團聚的節日,一個喜慶的節日,也是一個懷舊的節日。</P>

在節目設置上,本就應該圍繞著這些主題來進行。但後來的春晚似乎越來越流行風了,請來一堆所謂的明星大腕來助陣,歌舞越來越多,傳統的惹人樂不停的節目越來越少,簡直就變成了一場場演唱會,而非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歡慶的舞台。</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