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搶觀眾(1 / 2)







《闖關東》首播當天,京台從上到下全員關注,作為對手的央視這邊自然也不會選擇無視,雖說對名著改編的《紅樓夢》信心十足,可最近這兩年,一直在晚上黃金檔被京台壓著,誰不盼著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P>

之前一直是《紅樓夢》在唱獨角戲,大年初三才是兩家第一次正麵碰撞,孰優孰劣,到了今天才能見個分曉。</P>

作為《紅樓夢》的導演,王福林自然也不例外,早早的就把人大會和周陵請到家裡,等第一季播完,片尾曲響起,王福林導演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P>

“這個小易,真是了不得啊!”</P>

易青是《闖關東》的編劇,這一點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他之前的幾部作品,王福林也都看過,質量是真不錯,尤其是那個《便衣警察》,王福林已經斷斷續續的刷了兩遍。</P>

沒想到,剛過完年,易青又放出了一個大招。</P>

“挺深刻的。”</P>

周陵跟著說道,按說他的關係現在還在製作中心,現在卻跑來王福林的家裡,跟著央視的人一起研究《闖關東》,多少還有點兒投敵的意思,可他畢竟隻是掛職,工資都沒有,自由度很大。</P>

“去年小易來劇組,還和我聊過這個片子,當時我就覺得挺好的,這個題材的可挖掘性很大,雖然是個大部頭,可如果故事展開的順利,我覺得應該能保證質量。”</P>

任大會現在也是滿腹心事:“以前怎麼就沒有人碰過這個題材?”</P>

王福林苦笑一聲,道:“不是沒人碰過,是沒人敢碰,這麼大的題材,真要是動起來,沒有幾百萬連個水花都砸不起來,誰敢?”</P>

選定一個曆史背景,通過藝術加工,由點見麵,用一個或者多個家庭作為載體,反應當時的時代大環境。</P>

這樣的創作過程,和改編名著顯然是兩回事,畢竟《紅樓夢》有原著作為基礎,怎麼改編都有一個框架在托著。</P>

可從無到有,創作一個全新的故事,而且還要反映出那樣一個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時代背景,誰有把握?</P>

闖關東誰都知道,無非就是當時山東、河北兩地鬨災,迫於生計的人們為了生存,從內地到關東的艱苦求生曆程,在這個求生的過程當中,這些為了活命去闖的人需要克服種種困難,不是飄洋過海,就是跋山涉水。鑽山林、涉河流、挨饑餓、鬥野獸、避土匪,突破重重險阻,最終來到關東大地上。</P>

可既然要碰這個題材,就不能光是講故事,將一家或者幾家人的故事,得把闖關東的精神反應出來,不然的話,那就不是闖關東,而是單純的逃荒了。</P>

什麼是闖關東精神,主要就是四個方麵:</P>

一、是敢於和磨難進行抗爭,無畏於犧牲生命,不屈不撓地與天、地、人英勇奮鬥的進取精神。</P>

二、是敢於與人生命運進行抗爭,無畏於任何阻力,為實現美好的人生追求,敢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拚搏精神。</P>

三、是敢於為改變貧窮落後與自身的種種不良品性而進行抗爭,無畏於任何陳規陋俗的束縛,勇於創新、與時俱進的科學精神。</P>

四、是麵對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活,積極倡行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的人生準則,扶危濟困、寬容大度、和睦共處的人文精神。</P>

突顯不出這四種精神,就彆碰闖關東這個題材,否則的話,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P>

當然了,京台這個《闖關東》第一集還看不出什麼來,不過從一開始的敘事架構上,以及出場人物的矛盾中,不難看出,易青所描繪的這副闖關東求生圖一定不簡單。</P>

周陵之前在紅樓劇組的時候,也隻是聽易青大概介紹了一下,故事的細情了解不深,但當時易青也提到了老金溝,放牛溝,以及後來與在哈爾濱的潘五爺鬥法。</P>

“小易這孩子,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懂他了,您二位說說,他年紀不大,也沒上過大學,可這一肚子的學問是打哪來的?”</P>

說心裡話,周陵現在都開始有點兒嫉妒易青了,二十多歲的年紀,可人家現在取得的成就,已經可以和他們這些中年人比肩了。</P>

王福林聞言笑道:“你這可真是問住我們了,要說和易青接觸多的,以前咱們劇組裡也就是你了,彆忘了,當初改編劇本的時候,他還是你的助手呢!”</P>

說起這件事,周陵就更加感歎了,現在成片的《紅樓夢》,對於後四十回的改編,雖然是他主導的,但是當初在改編的時候,易青可是提出了不少建議。</P>

現在回想起來,周陵突然覺得,好像當初真正起了主導作用的,應該是易青才對,而他不過是執筆,進行二次加工罷了。</P>

無論是探春遠嫁,還是香菱之死,該怎麼來串聯這些曹大大沒有言明的戲,好像全都是易青提出來了。</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