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國際標準(1 / 2)







《活著》和前世相比,提前了幾年開機,最初張一謀提出這個項目的時候,易青本打算是要押後的,可無奈提前把話說的太滿,想後悔也不行了。</P>

之所以不放心,關鍵就是擔心鞏麗和葛尤現在的水平擔不起這樣一出大戲,從青年時代一直演到老年,這可不是單單通過化妝技術就能解決的。</P>

“易總,這回真多虧您了。”</P>

葛尤端著酒杯起身,恭恭敬敬的對著易青。</P>

“拉倒吧,出什麼洋相。”</P>

易青可懶得應付這個,再說倆人都那麼熟了,一起在《過年》劇組混了好幾個月,還能不知道葛尤是故意在活躍氣氛。</P>

果然,易青這話一說,葛尤便嬉皮笑臉的坐下了。</P>

“這可是領導不讓的啊!”</P>

幾個人是從片場直接過來的,葛尤和鞏麗身上的妝都沒卸。</P>

現在葛尤身上是老年福貴的妝,本該是個挺悲情的人物,但是這一身套在他身上,天然的自帶喜感。</P>

“不過,小易,這回真得好好謝謝你,要不是你,我也接不著這個角色。”</P>

易青朝著旁邊的張一謀看了一眼:“可彆這麼說,我就是介紹一下,最終決定權可是在張導手裡。”</P>

葛尤一愣,也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忙道:“對,對,對,這樣,我乾一個,向兩位領導表示感謝。”</P>

說完,端著酒杯一揚脖,一杯酒就下去了。</P>

這貨還沒像後來那樣修煉成妖,情商真心低。</P>

一杯酒當賠罪,也沒有人計較他。</P>

張一謀大概其知道這人是咋回事,易青也不好當著鞏麗的麵點出來。</P>

“張導,我也敬你一杯。”</P>

易青也端起酒杯,張一謀見狀趕緊跟上。</P>

“劇組這邊,我就交給你了,旁的事我不參與,最近還有兩部電視劇開機,我那邊也離不開,所以~~~”</P>

“明白。”</P>

張一謀答應的特痛快,他巴不得易青快點走呢,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易青是投資方,開機他都不準備通知。</P>

他之前就跟著鞏麗打聽過了,當初在拍《絕代雙驕》的時候,易青和導演趙保剛是個什麼狀態。</P>

丫就是一太上皇。</P>

劇組裡的事就沒有他不著手的。</P>

張一謀可不想腦袋上麵還頂著一個太上皇。</P>

“這邊劇組交給我,你就放心。”</P>

易青笑了,確實放心,隻要張一謀能調教好這倆剛出道的菜鳥,這個戲就沒問題。</P>

應該是~~~沒問題吧!</P>

尼瑪,這要是再過十年,不對,再過五年,易青就是連這點擔心都不會有。</P>

戛納影帝加鞏皇,這神仙配置,絕對國際標準。</P>

不過現在,這倆人還都是剛演過一部電影的小菜鳥。</P>

看片酬就知道了,鞏麗5000,這還是看在張一謀的麵子上,畢竟,倆人的事鬨得沸沸揚揚,鞏麗連宿舍都住不下去了,現在倆人就在外麵租房子,生活壓力大,多給點就當是加深友誼了。</P>

至於葛尤,不好意思,就2500,就這,葛尤還美的夠嗆,聲稱從藝以來,賺的最大一筆錢。</P>

《頑主》那個戲,米佳山就給了他400塊錢。</P>

對比一下後來拿著所為的明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一個鄭某爽77天拍一部戲,片酬1.56億。</P>

那個年代,一個月薪6000的普通青年,得勤勤懇懇工作2200年。</P>

也就是從漢朝就開始工作至今,才能攢夠1.56億,而人家鄭小姐隻需要在片場擠眉弄眼77天就可以躺獲。</P>

同樣是打工人,有的人日入200多萬,有的人一天連200元都沒有。不得不感歎鄭小姐這名字取得好:鄭某爽鄭某爽,掙錢真特麼爽!</P>

所以才會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影視就是個畸形。</P>

在成熟的影視產業體係中,影視劇製作早就形成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與分工。</P>

從演員到劇本到導演再到後期的製作、推廣,演員隻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已。</P>

而影視作品需要流量,需要粉絲支持。</P>

明星在粉絲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粉絲既是物質產品的消費者,也是明星產品的消費者。</P>

粉絲的雙重消費特性,促使明星代言活動的作用在眾多的廣告形式中凸現出來,明星們成為了人際溝通中的主導者,而企業和廣告商們則利用粉絲“愛屋及烏”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控製了粉絲的消費態度與傾向。</P>

尤其是在一些收費項目上——購買超前觀看、周邊商品等方麵,極度需要粉絲支撐,所以劇組需要流量明星或容易上熱搜的話題明星來加入,久而久之,給一部分頭部明星大量砸錢也就成為“行規”。</P>

在製作成本一定的背景下,演員獲得的片酬過高,就勢必擠壓其他環節的製作成本,易青前世就聽說過,製片方預算的50%~80%,甚至更多都集中砸在幾位知名演員身上,而隻有小部分預算是給予幕後團隊的,包括非常重要的編劇和後期製作等,於是“爛劇本”、“五毛特效”等頻頻出現。</P>

最終將影響整個作品的質量和藝術效果。</P>

這也是為何在歐美影視產業發達地區,演員片酬一般不超過整體製作成本的30%的原因。</P>

後來有很多影視劇中,單單演員的片酬就占去多半,剩下的製作費僅夠草草地結束拍攝,那更彆後期了,所以最後呈現給觀眾也隻能是一個應付版本,流量明星盛產爛片也就能解釋了,因為是真的“沒錢”好好拍了。</P>

反之,一些良心劇,如《人民的名義》,沒有小鮮肉、沒有流量擔當,取而代之的是張峰毅、吳鋼、張之堅、劉慧芳這樣近40位的資深戲骨。</P>

這部劇總投資在1.2億左右,但所有的演員總片酬卻隻有4800萬元,都不夠一個所為當紅“小鮮肉”的片酬。</P>

特彆是一些熱錢湧入影視行業,客觀上也對演員天價片酬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P>

畢竟,相對於熱錢湧入的速度,影視人才的培養要緩慢得多,這就導致了演員成了更稀缺的資源,身價一路水漲船高也是必然,而一些靠著眾多“粉絲”和漂亮臉蛋走紅的“小鮮肉”“網紅”瘋狂掘金,整體上也抬高了演員片酬的非理性程度。</P>

易青前世認識一個製片人,他曾和易青說過:沒回要籌備一個戲,人還沒等出門,就開始為了錢發愁。</P>

何解?</P>

請完演員,都特麼沒錢拍戲了。</P>

當時演員們的片酬真的是跟瘋了一樣,除了那位涼涼的鄭某爽,“摳圖女王”楊天寶</P>

8000萬的天價片酬公開以後,更是引來眾多網友的怒懟,鄭某爽雖然道德~~~,可人家好歹科班出身,不能說人家沒演技,楊天寶有什麼?</P>

擠眉弄眼,撅嘴修臉。</P>

還不自知。</P>

在接受采訪時就公開表示:我的價值完全值8000萬的片酬!</P>

值你乃乃個纂!</P>

這樣一種畸形化的“天價片酬”現象,說到底還是中國影視產業不成熟的產物。</P>

相比較來說,鞏麗的5000和葛尤的2500實在親民。</P>

這可是國際標準。</P>

四個人一直喝到了半夜12點,張一謀和鞏麗結伴走了。</P>

酒後~~~</P>

易青看著旁麵紅著個臉的葛尤~~</P>

你想乾啥?</P>

“沒多吧?”</P>

葛尤笑得像個憨憨:“沒~~沒事兒,好著呢。”</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