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一點也不奇怪(2 / 2)







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人在異國他鄉的失落感,一切真實都為這部電視劇增色不少。</P>

就像片頭的獨白說的那樣,如果你愛一個人,那麼請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那麼請送他去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P>

簡單的獨白已經昭示了主人公的命運。</P>

至於後來王啟明的崛起、寧寧的報複、郭燕、阿春、大衛的情感糾葛,都讓這部戲很貼近生活。</P>

即使再過十幾二十年來看,這部電視劇依然能清晰地反應移民在異國他鄉的真實生活。</P>

就像剛剛電視裡演的,如同一隻新生的雛鳥發現一個全新的世界,王啟明背著自己的大提琴,懷穿著夢想和自己的妻子來到美國,大提琴演奏家,藝術家,藝術家?</P>

在適者生存的世界,這個代名詞離他卻越來越遠,每天用拉大提琴的雙手,隻能沒日沒夜的端盤子洗碗,還有什麼比活下去更加真實,剪去象征藝術家的長發,他學會了如何低頭,如何生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融入美國的資本主義輪盤。</P>

後麵他同樣還要麵臨許許多多的磨難,生存的困境,愛情的折磨,到事業的成功,女兒的叛逆,再到事業的沒落,怎樣的到來,又怎樣的離去,怎樣的流於世俗,他給了觀眾一個空房間,儘管有大部分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但有個地方卻亮得刺眼。</P>

易青還記得有一集裡,王啟明在台上演奏大提琴,結束後他告訴阿春,這些人都是他花錢請來陪他玩的,儘管到最後,他已不再是一位藝術家身份,但是,易青覺得他始終沒有拋棄他的大提琴。</P>

整部戲裡,始終有一個黑人在街頭不停的敲,隻是用一個水桶沉醉在他的藝術夢之中,但是換個方式去想,他一直在變,而那個街頭黑人卻是提醒人們,他的初心在哪裡。</P>

京城人在紐約,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從拋開一切來到美國,到後來,王啟明拿著最後手頭僅有的,從安東尼那兒收到的三分之一工錢去賭場賭,結果沒有懸念,統統輸光,輸得痛快。</P>

愛怎麼著怎麼著。</P>

在劇中少有的王啟明的一段內心獨白。</P>

突然間什麼束縛都消失殆儘,突然有一種感覺,不再去擔憂未來,大不了回到原點,這裡的原點指的是外在的原點,但是思想,精神上卻變得更加難以捉摸,更成熟。不再害怕去麵對更大的阻撓,但也有可能就此落入俗套失去銳氣。</P>

還有最後一集大李的死,他女兒說的話,讓易青感覺到的是一種理性與感性的交談,大李到死都沒有拿到綠卡,卻也因為王啟明幫他買的墓地,而永遠的留在了美國。</P>

而之後他新朋友從中國到美國,王啟明去迎接他,故事又回到了最初,地下室,找工作,大輪盤永不停息的轉動下去,一場遊戲一場夢,結尾,王啟明戲虐的豎起中指,就此結束。</P>

其實在王啟明在賭場時,易青以為的結局是他最終回到原點,撿起自己的大提琴隻身前行,但是卻忘記了一點,大輪盤雖然在不停地轉動,但是它已經回不到第一圈了,河流永無止儘的奔騰,地球永不停息的轉動,而人也已經回不到原來的自己了,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前行。</P>

第二集結束,付藝偉還沒回來,電話鈴聲卻響了,接通之後,那邊出來了阮若林的聲音。</P>

“小易!京台那個《京城人在紐約》你看了嗎?”</P>

果然。</P>

易青不禁笑了,他就知道阮若林那邊肯定和他一樣,寧願放棄《上錯花轎嫁對郎》也得關注京台的《京城人在紐約》。</P>

“剛看完!”</P>

“小易!”阮若林沉默了一會兒,接著說道,“這個對手······挺強啊!”</P>

之前京台播的《編輯部的故事》就引爆了收視熱潮,但是緊跟著央視這邊就憑借著《永不瞑目》扳回了一成,現在他們這邊《上錯花轎嫁對郎》剛播到一半,又遇上了這麼一個強勁的對手。</P>

“局勢看起來不太好啊。”</P>

阮若林的擔心,易青能夠理解,不過這本來就在他的預料之中,所以倒也不覺得如何驚訝。</P>

“主任!沒什麼好擔心的,這···一點兒都不奇怪!”





//